[实用新型]新型三环式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450.2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丰;陈志德;冼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德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三环式 氧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三环式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使污水在氧化处理工序中加快其溶氧速度,需要使污水处于翻腾或流动状态。为达到这一目的,射流曝气法是目前业界较为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利用大功率的射流泵、抽气设备及汽水混合液分布系统,搅动水体,提高氧传递效率。射流曝气法搅动混合能力强,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但处理设备组成复杂,能耗高,导致设备的购置成本与运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昂,不利于大规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三环式氧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三环式氧化装置,包括:缺氧水解池、反应室及环形集水槽;
所述反应室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设的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与第三反应室;该第一反应室一端的开口朝上位于该第二反应室内,另一端的开口处设有喷射器,该喷射器固定在该第三反应室的底板上,且该喷射器通过管路与该缺氧水解池连接,其连接管路上设有溶气泵;
该第二反应室一端的开口朝下位于该第三反应室底部的部位,另一端固定在该第三反应室的顶板上,并与该顶板形成封闭连接;
所述环形集水槽设置在该第三反应室上,其与该缺氧水解池及该第三反应室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应室呈“喇叭”形状,两端的开口中,其中开口直径小的一端设置该喷射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三个反应室不断改变污水的流向,形成内循环效应,使污水得到充分的氧化,加快污水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的新型三环式氧化装置,包括:缺氧水解池101、反应室及环形集水槽102。
所述反应室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设的第一反应室103、第二反应室104与第三反应室105;该第一反应室103一端的开口朝上(相对于该第三反应室105)位于该第二反应室104内,该开口靠近第三反应室105的顶板110,但未与该顶板110形成封闭连接。该第一反应室103另一端的开口处设有喷射器106,该喷射器106固定在该第三反应室105的底板109上,且该喷射器106通过管路与该缺氧水解池101连接,其连接管路上设有溶气泵107。
该第二反应室104一端的开口朝下(相对于该第三反应室105)位于该第三反应室105底部的部位,靠近第三反应室105的底板109,但未与该底板109形成封闭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该第三反应室105的顶板110上,并与该顶板110形成封闭连接。
所述环形集水槽102设置在该第三反应室105上,其与该缺氧水解池101及该第三反应室105连通。
较优的,所述第一反应室103呈“喇叭”形状,两端的开口中,其中开口直径小的一端设置该喷射器106。
缺氧水解池101内的废(污)水,由溶气泵107抽送至第一反应室103一端的开口处设置的喷射器106内,喷射器106吸取沉积在第三反应室105底部的污泥108,并连同废(污)水混合液一起抽送至第一反应室103的内腔中,混合了污泥的污水从第一反应室103另一端的开口流出,改变流向,完成固液相一级分离,然后经第二反应室朝下的开口改变流向流入至第三反应室105,完成固液相二级分离,最后经环形集水槽102,污泥回流至缺氧水解池101,污水流出至二沉池,完成其它处理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德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德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转动手柄在固定座内防窜动的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三爪卡盘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