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形光源及使用该光源的动作感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376.4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3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必方;周子元;蒋筱如;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田光学工程有限公司;周必方;周子元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形 光源 使用 动作 感应 设备 | ||
1.一种线形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光源包括前罩(1)、前内镜筒(2)、前镜筒(3)、隔圈I(4)、隔圈II(5)、隔圈III(6)、隔圈IV(7)、隔圈V(8)、压圈(9)、内筒压圈(10)、连接筒(11)、延长筒(12)、光源(13)、凹-凸正球面透镜(14)、凸-凹负球面透镜(15)、凸-凹正球面透镜(16)、光阑(17)、凹-凸正柱面透镜(18)、凹-凸负柱面透镜(19)、凸-凹正柱面透镜(20)、弯月柱面透镜I(21)、弯月柱面透镜II(22)、弯月柱面透镜III(23)以及内悬挂机构,所述光源的光学结构沿光线出射方向依次为光源(13)、凹-凸正球面透镜(14)、凸-凹负球面透镜(15)、凸-凹正球面透镜(16)、光阑(17)、凹-凸正柱面透镜(18)、凹-凸负柱面透镜(19)、凸-凹正柱面透镜(20)、弯月柱面透镜I(21)、弯月柱面透镜II(22)、弯月柱面透镜III(23),所述前罩(1)盖在前镜筒(3)上,沿光线出射方向内筒压圈(10)、前内镜筒(2)、弯月柱面透镜III(23)依次安装在前镜筒(3)内,所述前镜内筒(2)通过内悬挂机构设置在前镜筒(3)内,前镜筒(3)通过连接筒(11)与延长筒(12)相连,光源(13)设置在延长筒(12)筒体内的中轴上,前内镜筒(2)内沿光线出射方向依次安装有压圈(9)、凹-凸正球面透镜(14)、隔圈V(8)、凸-凹负球面透镜(15)、凸-凹正球面透镜(16)、隔圈IV(7)、光阑(17)、凹-凸正柱面透镜(18)、凹-凸负柱面透镜(19)、隔圈III(6)、凸-凹正柱面透镜(20)、隔圈II(5)、弯月柱面透镜I(21)、隔圈I(4)以及弯月柱面透镜II(22),所述光源的出射角为1-180°,所述光源的发光面长度>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形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置在延长筒(12)筒体内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形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LED光源、半导体激光器、红外光源、气体放电光源、石英灯或者卤素灯。
4.一种应用了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形光源的动作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感应设备包括背显屏、线形光源、反射光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线形光源的出射光线通过背显屏的表面上方并且与背显屏的表面平行,反射光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递到数据处理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作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光源、反射光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都为分立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作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光源、反射光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其中任意两个集成在一起,其余的两个器件集成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作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光源、反射光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的组合方式为:所述线形光源、反射光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其中任意两个集成在一起,其余的两个器件为分立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作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光源、反射光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其中任意三个集成在一起,其余的一个器件为分立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作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光源、反射光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集成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动作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传感器为CCD、CMOS、红外线感应装置、脉冲照相机、激光接收装置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田光学工程有限公司;周必方;周子元,未经南京英田光学工程有限公司;周必方;周子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3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