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流式溢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264.9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玉波 |
主分类号: | F16K17/34 | 分类号: | F16K17/34;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1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流 溢流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稳定上游流体压力的节流式溢流装置,尤其是能指示阀芯位置变化的节流式溢流阀。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节流式溢流阀,如图1所示,是由阀体、阀座、阀芯、弹簧、定位座和阀盖组成。阀芯的位置随着上游流体压力的波动而自动改变,以确保上游流体压力稳定在设定值。当上游流体压力变化超过节流式溢流阀的调节范围后,节流式溢流阀处于全开或关闭状态,从而失去调节作用,随着工况的继续改变,将触发上游流体压力报警。采用公知的节流式溢流阀的系统,在上游流体压力报警之前,操作者无法及时发现流体的工况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溢流装置,在上游流体压力报警之前,操作者无法及时发现流体工况变化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流式溢流阀,该阀不仅能溢流稳压,而且能连续输出阀芯的位置信号,使操作者始终能够方便地观察流体的工况变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阀中,阀座过盈配合固定于阀体中并与阀芯形成节流密封面,传感器和顶丝以螺纹的方式固定于定位座中,定位座和弹簧之间设置调节环,阀芯、弹簧、调节环和顶丝顺序接触相接。当流体流经节流密封面时,传感器连续指示阀芯的位置变化,使操作者能够始终方便地观察到流体工况的变化;当需改变上游流体压力设定值时,可在线通过调节顶丝来改变弹簧的预紧力,从而方便地实施调整。所述的传感器到阀座的距离相对固定;所述的顶丝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的调节环为中心开孔的圆环型其横截面为L形、T形、方形或半圆形,以及这些的组合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节流稳压的同时,可以连续输出阀芯的位置信号,在上游流体压力报警触发前,操作者始终能够方便地观察流体的工况变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公知的节流式溢流阀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式溢流阀结构图。
图中:1.阀体,2.阀座,3.阀芯,4.弹簧,5.调节环,6.定位座,7.顶丝,8.阀帽,9.传感器,10.衬套,11.锁紧环,12.垫圈,13.密封圈,14.钢丝,15.密封垫,16.节流密封面,P.入口,V.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阀座2过盈配合固定于阀体1中并与阀芯3形成节流密封面;阀芯3、弹簧4、调节环5和顶丝7顺序接触相接,顶丝7和传感器9以螺纹的方式固定于定位座6中。调节环5为中心开孔的圆环型其横截面为L形、T形、方形或半圆形,以及这些的组合形;顶丝 7(数量不少于两个,根据定位座6的直径决定)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彼此间以钢丝14串连以达到防松之目的;传感器9为标准测量元件,其到阀座2的距离相对固定。
在图2中,衬套10以螺纹的方式固定在传感器9上并位于阀帽8的上部,衬套10与传感器9之间的螺纹涂固齿胶固定;密封圈13位于阀帽8上部的密封槽中,垫圈12位于密封圈13的上部,锁紧环11与阀帽8螺纹连接,上紧锁紧环11推动垫圈12位移,使密封圈13变形并使阀帽8与衬套10之间形成密封;阀帽8与定位座6以螺纹方式连接,上紧阀帽2压缩密封垫15使阀帽8与阀体1之间形成密封。
如图2所示,工作时上游流体经入口P通过阀座2与阀芯3形成的节流密封面16的间隙后,从出口V排出。当上游流体工况变化引起压力波动时,阀芯3的位置随之变化,使节流密封面16的间隙大小改变,调节经由节流式溢流阀的流量以使上游流体压力稳定在设定值。传感器9连续检测阀芯3的位置,使操作者始终能够方便地观察到流体工况的变化,并且当阀芯3位置变化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发出警报,比上游流体压力报警提前通知操作者。
如图2所示,当需改变上游流体压力设定值时,首先,松开锁紧环11使密封圈13与衬套10处于间隙配合状态;其次,松开阀帽8,从阀的上部拆除阀帽8、锁紧环11、垫圈12和密封圈13形成的组合体;第三,拆除顶丝7彼此间的防松钢丝14,均匀调节每个顶丝7。调整之后,按相反的顺序回装各部件。上述调整可在节流式溢流阀工作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玉波,未经董玉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秤系统
- 下一篇:一种70矿用车中桥总成主减速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