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台装置以及相机抖动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157.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矢泽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得理光映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装置 以及 相机 抖动 校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装置和一种包含该平台装置的相机抖动(图像抖动)校正装置,所述平台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该平台被支撑以便能够在特定平面内移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的相机抖动校正装置(图像抖动校正装置/图像稳定器)的第一实例,由图像传感器(图像拾取装置/电子装置)捕捉物象的相机具有后轭(固定式支撑板)、前轭、平台板、以及多个磁体。后轭被固定至相机本体的内表面中,并且前轭直接位于后轭的前面。平台板位于前轭与后轭之间,并且沿与前轭和后轭两者平行的方向在平面内能够移动。磁体被固定至前轭的后表面。图像传感器和多个线圈被固定至平台板的前表面。磁体、前轭、以及后轭形成磁场,并且无论其位置如何,各个线圈均保持在这些磁场内。柔性印刷电路(FPC)板的一端被固定至平台板的后表面。FPC板的一端与线圈电连接,FPC板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一实例,当相机抖动时(比如,当操作人员的手无意中抖动时),控制器使电流穿过线圈。每个线圈产生驱动力,据此,平台板和图像传感器可滑动地移动。因此,相机的图像抖动得以校正。
在日本未审定的专利公开号2011-81417中,公开了现有技术的第二实例。
根据现有技术的这个第二实例,相机抖动校正装置具有:固定至相机本体的内表面的固定式支撑板;平台板;固定至固定式支撑板的后表面且从该后表面向后突伸的多个轭、以及固定至各个轭的前面中的多个磁体。平台板包括电路板(刚性材料)并且能够平行于固定式支撑板滑动地移动。
平台板的前表面上设有:图像传感器,从正面观看时形状为矩形;X方向驱动线圈,位于矩形图像传感器的右侧(短边)上、以及一对Y方向驱动线圈,位于矩形图像传感器的下侧(长边)上。Y方向驱动线圈沿与矩形图像传感器的长边平行的方向对准,并且具有彼此相同的规格(线圈绕组的数量相同)。无论平台板的位置如何,X方向驱动线圈和这对Y方向驱动线圈均保持在由轭的后部与磁体形成的磁场内。
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二实例,当相机本体内部的控制器使电流穿过X方向驱动线圈时,X方向驱动线圈在X轴方向(与图像传感器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产生驱动力,据此,平台板沿X轴方向线性移动。当控制器使等量电流穿过这对Y方向驱动线圈中的每个时,Y方向驱动线圈中的每个分别在Y轴方向(与图像传感器的短边平行的方向)产生等量驱动力,据此,平台板沿Y轴方向线性移动。另一方面,当控制器使两个不同值的电流穿过各个Y方向驱动线圈时,这对Y方向驱动线圈中的每个产生不同值的驱动力,据此,平台板在X-Y轴平面内旋转。
在检测到相机抖动时,控制器将电流提供给每个驱动线圈,以便补偿(校正)图像抖动。比如,如果相机在X轴方向抖动,那么将电流提供给X方向驱动线圈,据此,平台板在与相机抖动的方向相反的X轴方向滑动。同样,如果相机在Y轴方向抖动,那么将等量电流提供给这对Y方向驱动线圈,据此,平台板在与相机抖动的方向相反的Y轴方向滑动。如果相机在旋转方向抖动,那么控制器将电流提供给X方向驱动线圈和这对Y方向驱动线圈,同时为这对Y方向驱动线圈中的每个提供不同值的电流,因此,平台板在与相机抖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在日本未审定的专利公开号2011-81417和日本专利号4,385,756中,公开了这些平台装置和相机抖动校正装置。
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一实例,通常,相机抖动校正装置具有直接处于后轭的后部的控制电路板,并且每个线圈(平台板)通过FPC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然而,近年来,由于相机日益纤薄(即,相机本体的尺寸在光轴方向已日益减小),所以也日益需要更纤薄的相机抖动校正装置。然而,由于控制电路板位于后轭的后部处,所以相机抖动校正装置的厚度不能变得纤薄。
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二实例(日本未审定的专利公开号2011-81417),由于仅仅具有一个X方向驱动线圈,所以难以使用较大的驱动力在X轴方向驱动(移动)平台板。通过在平台板上在与图像传感器的短边平行的方向提供一对X方向驱动线圈,以使控制器将具有相同值的电流提供给这对X方向驱动线圈,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该解决方案(结构)依然具有以下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得理光映像有限公司,未经宾得理光映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