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装置及液晶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467.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3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5K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液晶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技术领域中,目前所使用的液晶模组通常采用前铁框与背板卡合的方式来固定液晶面板,该固定方式在卡合后,通常还需要在侧面通过螺丝锁附进一步进行固定,因此其工艺过程复杂,机构件及模具成本费用高,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良与优化空间。同时,随着LCM(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LCD显示模组)成本的降低,通过优化液晶模组固定方式来降低成本变得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液晶模组,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成本、简化工艺流程、拆装方便的固定装置及包括该固定装置的液晶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外框及与所述外框适配连接的卡扣,所述外框设有插持部及卡持部,所述卡扣一端插入所述插持部并与所述外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持部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持部包括一凸设于所述外框的第一凸部,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持部卡合连接的一端设有一凸设于所述卡扣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凸部。
优选地,所述外框还包括用于当所述卡扣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连接后,收容其中段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分别连接所述插持部及所述卡持部。
优选地,所述卡扣为U型。
优选地,所述卡扣一体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外框、与所述外框均适配连接的卡扣,所述外框设有插持部及卡持部,所述卡扣一端插入所述插持部并与所述外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持部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持部包括一凸设于所述外框的第一凸部,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持部卡合连接的一端设有一凸设于所述卡扣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凸部。
优选地,所述外框还包括用于当所述卡扣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连接后,收容其中段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分别连接所述插持部及所述卡持部。
优选地,所述卡扣为U型。
优选地,所述卡扣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包括外框、与所述外框适配连接的卡扣,所述外框设有一插持部及一卡持部,所述卡扣一端插入所述插持部并与所述外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持部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模组通过所述固定装置来优化其固定方式,使得其不再需要通过螺丝锁附来进行固定,其机构件及模具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拆装方便,且外形更为美观、设计更为轻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装置的液晶模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扣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装置的液晶模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图1中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1,图3只显示出胶框和背板的结构,取消了其它一些零件的显示;图4是图3中B-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外框10及与所述外框10适配连接的卡扣20,所述外框10设有插持部101及卡持部102,所述卡扣20一端插入所述插持部101并与所述外框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持部102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卡扣及外框的配合连接来优化固定方式,使其不再需要通过螺丝锁附来进行固定,其机构件及模具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拆装方便,且外形更为美观、设计更为轻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0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