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内饰板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251.X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启国;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5/06 | 分类号: | F16B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内饰板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内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飞机内饰板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飞机内饰板往往采用紧固件与飞机结构连接,往往在飞机内饰板上须设置开孔和/或预埋镶嵌件,再用内饰板插条遮盖紧固件以期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但采用这种飞机内饰板连接方法,飞机内饰板上须设置开孔和/或预埋镶嵌件,工艺程序多且增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内饰板夹持装置,制造工艺简单,连接可靠,成本低廉,且与其它飞机内饰件连接方法配合使用能够使内饰件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内饰板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为对称结构,呈双“8”形的弹性夹持结构,包括构成双“8”形上半部分的,位于内部中央的平面夹持部位和构成双“8”形下半部分的,位于加持装置端部的环形夹持部位,两处夹持部位对飞机内饰件形成多点夹持;在双“8”形夹持结构的外侧面,设置末端带有半环形凸起的板式压紧结构对其内部中央平面夹持部位的外侧面形成弹性次夹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传统的飞机内饰件的紧固件连接方法的安装过程多且效果较差,内饰件无法快速拆装的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的飞机内饰件夹持装置,与其它飞机内饰件连接方法配合使用,既可有效改善装饰效果,且能使内饰件快速拆装,该夹持装置制造工艺简单,连接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对飞机内饰件的夹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为对称结构,大致呈双“8”形的弹性夹持结构,包括构成双“8”形上半部分1的,位于内部中央的平面夹持部位11和构成双“8”形下半部分2的,位于加持装置端部的环形夹持部位22,两处夹持部位对飞机内饰件形成多点夹持;在双“8”形夹持结构的外侧面,设置末端带有半环形凸起31的板式压紧结构3对其内部中央平面夹持部位的外侧面形成弹性次夹持结构。
双“8”形的夹持装置为高弹性材料制成,其安装面4为平面,可通过胶接或铆接等方法固定于结构件上。
构成双“8”形上半部分1的内部中央的平面夹持部位具有一段平面夹持部位11,并与被夹持飞机内饰件形成面接触,该接触面与端部的环形夹持部位与被夹持飞机内饰件的线接触部位处于同一平面,且平面夹持部位的末端12向外翘起,避免对被夹持飞机内饰件的刮擦。
构成双“8”形下半部分2的位于夹持装置端部的环形夹持部位为双环形,双环形内侧面形成凹槽21对被夹持飞机内饰件的插入有“导销”作用,双环形夹持部位与被夹持飞机内饰件之间形成线接触,且与构成双“8”形上半部分的内部中央的平面夹持部位的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构成双“8”形上半部分的内部中央的平面夹持部位11的外侧 设置有末端向外翘起的半环形的板式压紧结构3紧压在平面夹持部位的外侧面,对平面夹持部位形成次弹性夹持结构,二者之间为线接触。
双“8”形的弹性夹持结构与其它飞机内饰件5连接方法配合使用,可实现飞机内饰件5的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双“8”形夹持装置的安装面4通过胶接或铆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结构件上;其次,将飞机内饰件5沿夹持装置端部的所谓起“导销”作用的凹槽21插入,直到飞机内饰件5的端部进入夹持装置内部中央的平面加持部位11以内。此外,飞机内饰件5的另一端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固定于结构件上,从而实现飞机内饰件5与结构件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0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偏定位钉
- 下一篇:结构改进的轨道垫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