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可调支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196.4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牟伟兴;刘转娥;师阿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可调 支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调支托。
背景技术
随着飞机技术的进步,所悬挂的悬挂物种类越来越多,并且不同悬挂物的外径、支撑位置、外形差异较大。这就给通用挂装和运输悬挂物的设备上的支托设计带来难度,如果每种悬挂物设计一个专用支托,将造成支托数量多,使用过程中支托更换频繁,并且经济成本高,贮存、维护、运输也不方便。因此,需要设计一个通用的、适应于不同悬挂物直径的多功能可调支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够满足多种悬挂物支撑的通用支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可调支托,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栓紧带、上底板、下底板、碟形螺母组件、挂钩、紧固器、支承轮、轮轴、内筒、外筒、上底板耳片、转轴、螺纹顶杆、挡轴、碟形螺母、销轴、快卸销、钢丝绳等组成。栓紧带一端与上底板固联,另一端连接挂钩,中部安装紧固器;上底板与下底板通过碟形螺母组件连接在一起,下底板上开长槽孔,下底板可沿长槽孔左右移动;支承轮通过轮轴安装在内筒端头,可绕轮轴转动;内筒可沿外筒上下移动,内筒上加工不同孔距的通孔,每个通孔上部对应有刻线,刻线可确定内筒相对外筒的伸出长度,内筒和外筒通过快卸销连接;外筒与上底板通过转轴连接,并可绕转轴在垂直面内摆动,外筒底部刻有角度刻线,通过与上底板耳片上的刻线对齐来确定外筒的转角,并通过螺纹顶杆固定;螺纹顶杆一端通过销轴与外筒连接,另一端穿过挡轴,螺纹顶杆上有两个碟形螺母,分别位于挡轴两侧;挡轴安装在上底板上,并可绕自身水平轴线旋转;钢丝绳用来系留快卸销,连接在外筒和快卸销上。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调支托两个作为一组,安装在飞机悬挂物挂装或运输设备托架的不同位置上,可实现悬挂物平移、俯仰、升降三自由度的调节,满足不同悬挂物的支撑和固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调支托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调支托的一种使用安装示意图。
其中,1-栓紧带、2-上底板、3-下地板、4-碟形螺母组件、5-挂钩、6-紧固器、7-支承轮、8-轮轴、9-内筒、10-外筒、12-刻线、13-上底板耳片、14-转轴、15-螺纹顶杆、16-挡轴、17-碟形螺母、18-销轴、19-快卸销、20-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一种多功能可调支托,主要由栓紧带1、上底板2、下底板3、碟形螺母组件4、挂钩5、紧固器6、支承轮7、轮轴8、内筒9、外筒10、上底板耳片13、转轴14、螺纹顶杆15、挡轴16、碟形螺母17、销轴18、快卸销19、钢丝绳20等组成。栓紧带1一端与上底板2固联,另一端连接挂钩5,中部安装紧固器6,当悬挂物放置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调支托上后,将挂钩5挂在上底板2上并用紧固器6固紧栓紧带1,即可固定悬挂物;上底板2与下底板3通过碟形螺母组件4连接在一起,下底板3上开长槽孔,下底板3可沿长槽孔左右移动,松开碟形螺母组件4,将下底板3沿长槽孔抽出,即可从安装托架上取下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调支托;支承轮7通过轮轴8安装在内筒9端头,可绕轮轴8转动,方便悬挂物的横滚调节;内筒9可沿外筒10上下移动,内筒9上加工不同孔距的通孔11,每个通孔上部对应有刻线12,刻线12可确定内筒9相对外筒10的伸出长度,内筒9和外筒10通过快卸销19连接;外筒10与上底板2通过转轴14连接,并可绕转轴14在垂直面内摆动,外筒10底部刻有角度刻线21,通过与上底板耳片13上的刻线22对齐来确定外筒10的转角,并通过螺纹顶杆15固定;可根据悬挂物外形确定伸出长度和旋转角度。螺纹顶杆15一端通过销轴18与外筒10连接,另一端穿过挡轴16,螺纹顶杆15上有两个碟形螺母17,分别位于挡轴16两侧;挡轴16安装在上底板2上,并可绕自身水平轴线旋转;钢丝绳20用来系留快卸销19,连接在外筒10和快卸销1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0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计算机侧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加工工件的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