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发光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9888.7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铭;张光炽;詹佑渝;王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拓(河南)轻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7 | 分类号: | E04F13/077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31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发光功能的装饰板。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夜间的楼宇亮化使城市环境越来越美丽了,但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来实施灯光照射,这对于电力资源紧张的地区而言,无疑增加了其实施楼宇亮化的难度;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城市中的建筑物大量使用装饰板材来突现其内外部的整体效果,但是现今使用的装饰板材却都不具备发光功能,因此,到了夜间或光线昏暗时,这些建筑物的内外就都需要大量的灯光来实施照明,尤其是地下铁、地下道等地下建筑就更是需要长明灯来用于照明,这不但无形中造成了城市的用电紧张,而且一旦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长时间停电时,就势必会给位于楼宇内部及地下建筑内的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发光装饰板,所述的装饰板能够在突然停电时自动发出亮光给楼宇内外及地下建筑内部提供足够的照明,从而不但极大的降低了楼宇亮化的电能耗费,同时也避免了长时间停电所带来的麻烦和不安全因素。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发光装饰板,所述的装饰板为包含基板和漆层的复合层结构,所述的基板正反两面均按序设有钝化层和漆层,其中基板正面的漆层外另设自发光金属涂层。
所述的自发光装饰板,所述的自发光金属涂层外设清漆层。
所述的自发光装饰板,所述的自发光金属涂层的厚度大于清漆层的厚度。
所述的自发光装饰板,所述的自发光金属涂层由烤漆型涂料和碱土金属自发光颜料均匀混合制成。
所述的自发光装饰板,所述的自发光金属涂层由烤漆型涂料和碱土金属自发光颜料均匀混合制成。
所述的自发光装饰板,所述的自发光金属涂层与漆层的结合方式为辊涂、喷涂、刮涂或刷涂。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发光装饰板采用在装饰板材中增加一层能够吸收太阳光能或其他光源光能的自发光金属涂层,从而利用自发光金属涂层达到在夜间或光线不足时持续发光的效果,即安装所述装饰板的楼宇外墙到了夜间能够自动发出亮光来实施亮化,且无需耗费电能,同时,安装所述装饰板的楼宇内部及地下建筑内部能够在平常吸收照明光源的能量,然后在停电时提供出相应的长时间照明,这不但极大的降低了楼宇亮化的电能耗费,而且还避免了长时间停电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钝化层;3、漆层;4、自发光金属涂层;5、清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所述的自发光装饰板,所述的装饰板为包含基板1和漆层3的复合层结构;所述的基板1正反两面均按序设有钝化层2和漆层3,即基板1正反两面均覆盖有钝化层2,且钝化层2外均覆盖有漆层3;所述基板1正面的漆层3外通过辊涂、喷涂、刮涂或刷涂有一层由烤漆型涂料和碱土金属自发光颜料均匀混合制成的自发光金属涂层4,即所述的装饰板有效的利用了自发光金属涂层4能够在光线强时吸收太阳光的光能或其他光源的光能,并在光线不足时自动释放出光能以产生亮光的特性达到了在光线不足时自动发出亮光的目的;
此外,由于碱土金属自发光颜料的多选择性,使用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装饰板来进行装饰,即选用由不同的碱土金属自发光颜料制成的装饰板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光颜色;为在自然环境中有效的保护所述装饰板上的自发光金属涂层4,能够在自发光金属涂层4外增设一层厚度不大于自发光金属涂层4厚度的清漆层5,从而在有效保障透光性的前提下利用了清漆层5来保护自发光金属涂层4免受风刮雨淋的侵蚀。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实用新型未对其进行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拓(河南)轻合金有限公司,未经丰拓(河南)轻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9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