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杆预紧力无损动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9638.3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7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锋;朱川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2 | 分类号: | E21D21/02;G01L5/24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杆预紧力 无损 动力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和隧道的锚杆预紧力无损动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锚杆被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围岩加固和支护中,以煤矿为例,我国煤矿巷道锚杆用量至少在5000万根以上,锚杆(锚索)的预紧力对于保证锚杆(索)支护效果至关重要,但如何准确、全面地检测锚杆预紧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目前仍然是一个难题。事实上,对于现在的锚杆支护巷道的锚杆、锚索,由于施工素质和施工设备的影响,同一巷道的锚杆预紧力存在极大的差异,一部分锚杆预紧力达不到要求将引起围岩离层、碎裂,最终引发垮巷、冒顶等事故的发生。因此,进行施工后锚杆、锚索的预紧力无损检测,及时掌握施工后的锚杆、锚索的预紧力情况,对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锚杆、锚索补加载,对于煤矿安全意义明显。
目前对锚杆预紧力检测主要是利用扭矩扳手来测定锚杆的预紧力,这种检测手段由于受锚杆托板与煤岩壁间、锚杆锁紧螺母与托板间的摩擦效应影响而使检测的准确性不高;而且,由于目前锚杆类别较多,其外端螺纹的螺距也截然不同,螺距不同的锚杆施加同样的预紧力所需的扭矩也截然不同。综上所述,采用扭矩扳手测定锚杆预紧力的准确性不高,只能相对评价一批锚杆预紧力的大小,不能真实检测锚杆的预紧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接用于施工后的锚杆预紧力无损动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杆预紧力无损动力测装置,由锚杆连接杆、加速度传感器、承压筒、连接杆紧固螺母、扭矩扳手、激振撞杆、信号传输线、信号采集分析仪组成,其中所述锚杆连接杆螺纹固接在锚杆的外露端,加速度传感器固接在锚杆连接杆上,锚杆连接杆上套装承压筒。
本实用新型在预紧力的检测过程中,对施工后的锚杆无损坏,无拆卸,且检测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信号采集仪能够直接绘制“预紧力-横向振动基频”曲线,锚杆预紧力判读直观、可靠。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在井下直观读取锚杆预紧力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基于“一端固支、一端简支”的经典梁模型,采取在锚杆外露端加接连接杆和承压筒,当承压筒受力达到锚杆预紧力时,锚杆托板与围岩壁分离,此时梁长由“锚杆外露端长度+连接杆长度”突变为“锚杆长度L1+锚杆连接杆长度L2-锚固长度l”,而“一端固支、一端简支”的经典梁横向振动理论表明:梁长变化必然引起横向振动基频的显著变化,故采用在锚杆外露端加接的连接杆上固定位置横向激振的方法,使锚杆外露端梁产生弯曲应力波,并用加速度传感器直接采集系统振动信号,直接提取锚杆系统振动基频,根据锚杆系统振动基频的突变来确定锚杆预紧力,消除了因测试系统的系统误差带来的锚杆预紧力检测不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锚杆连接杆7、加速度传感器9,承压筒11、连接杆紧固螺母8、扭矩扳手14、激振撞杆10、信号传输线12、信号采集分析仪13组成,其中所述锚杆连接杆7固接在锚杆3的外露端,加速度传感器9固接在锚杆连接杆7上,锚杆连接杆7上套装承压筒11。
利用锚杆预紧力无损动力检测装置检测锚杆预警力的过程如下:
1)连接检测装置:首先将锚杆3经锚固体2固定在围岩1上的锚杆孔4内,锚杆3外露端设有托板5,托板5经锁紧螺母6固定在围岩1上;将锚杆3在围岩1内安装好后,将锚杆连接杆7套接在锚杆3外露端上,再在锚杆连接杆7固接加速度传感器9,随后将承压筒11套装在锚杆连接杆7上,并将紧固螺母8在锚杆连接杆7外螺纹上拧紧,使其与围岩壁紧压,从而使锚杆3外露端产生一定的轴向张拉,最后用信号传输线12将加速度传感器9和信号采集分析仪13连通,开启信号采集分析仪。
2)信号采集:首先预估锚杆的预紧力矩值M1,将预紧力矩值M1乘以1.2再8等分;然后从小到大以每一个等分值为力矩对锚杆连接杆7上的紧固螺母8施加力矩,每一次施加力矩后测试锚杆系统的横向振动频率;锚杆3外露端加力后采用激振撞杆10侧向单击锚杆连接杆7,加速度传感器9采集到横向振动信号,并经信号传输线12传输到信号采集分析仪13存储,在信号采集仪上分析该单次信号,并提取信号基频,然后重复采集一次,若信号及基频较一致,则两次的基频平均值为该力矩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9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油封三体稳中心导向防渗漏气弹簧
- 下一篇:一种钻孔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