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绕线圈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8743.5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龚厚德;卢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尤其是一种用于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的立绕线圈散热结构。
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广泛运用于电力和电子行业中,线圈绕组是这些产品的重要部件,线圈绕组制作的好坏对于这些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绕组按其绕制方式分为平绕线圈和平绕线圈,其中立绕线圈由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绕圈而成,通常为螺旋形单层结构。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在使用过程中,线圈的温度高,如缺乏良好散热结构,就会加速线圈绝缘材料老化,缩短这些产品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立绕线圈的散热通常通过线圈自身进行,这种散热结构的立绕线圈散热性能不佳,为了提高散热性能,控制或降低线圈温度,通常方法是加大线圈导线的截面积,使得由其所制成的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的绝缘铜线或铝线用量大,生产成本高,体积大,使用寿命短,因而不能充分满足用户对优质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的需求。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作方便、节约成本和散热高效的立绕线圈散热结构,能使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的绝缘铜线或铝线用量减少,体积小,生产成本低,散热加强,线圈温升低,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绕线圈散热结构,包括线圈绕组和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呈螺旋形,线圈绕组内设有散热组件,线圈绕组由多匝线圈组成,散热组件由多个散热元件组成,散热元件位于相邻线圈之间。
所述线圈绕组为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构成的线圈绕组。
所述线圈绕组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所述散热元件为导电体。
所述散热元件为绝缘体。
所述散热元件和线圈之间设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和制作方便的优点,减少了线圈材料的用量,使得由其所制成的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体积小,生产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形结构的散热部件,且此散热组件横截面大于线圈横截面,散热面积大,能降低绕组温升,减少绕组绝缘材料的老化现象对变压器使用寿命的不利影响;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层,使线圈绕组更耐高压,且应用面广,可用于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以外的多种电力和电子产品中,从而更好的满足了用户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绕线圈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线圈绕组,2‑线圈,3‑散热组件,4‑散热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立绕线圈散热结构,包括线圈绕组1和散热组件3,线圈绕组1由绝缘铜线构成,线圈绕组1呈螺旋形,螺旋的横截面为圆形,线圈绕组1内设有散热组件3,线圈绕组1由多匝线圈2组成,散热组件3呈螺旋形,散热组件3由多个由陶瓷复合材料制成的散热元件4组成,散热元件4位于相邻线圈2之间,且散热元件4横截面的面积比线圈2横截面的面积大,散热组件3的形状设计与线圈绕组1相配套,从而获得良好的散热性能。
实施例2:一种立绕线圈散热结构,其散热元件4由导电的铜箔制成,散热元件4和线圈2之间通过聚酰亚胺薄膜加强绝缘,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的聚酰亚胺薄膜构成绝缘层,使得线圈2与散热元件4之间能更好的被绝缘,且更耐高压。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制作方便,散热高效,有利于电力和电子产品制造商生产出低成本和高寿命的优质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产品。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8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