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的孵化笼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8235.7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4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斌;孙忠;柴学军;余方平;胡则辉;朱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曼氏无针 乌贼 受精卵 孵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的孵化选优方法及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目鱼, 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十腕目(Decapoda)、乌贼科(Sepiidae)、无针乌贼属(Sepiella), 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 曾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海捕水产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学者逐步开展了曼氏无针乌贼亲体捕捞、驯化培养和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已经基本解决了工厂化人工育苗的难题,但在人工育苗生产中,仍然存在受精卵孵化率较低的现象,孵化率一般仅在10%左右。影响受精卵孵化率的因素有许多,如受精卵的质量,受精卵的附卵器具,水温、水质、盐度等培育条件等,而不适当的孵化方式会导致产生较低的孵化率,而且也会影响孵出幼体的质量。目前,在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生产中,受精卵的孵化方式一般先是在亲体产卵前将塑料绳、网片等作为附卵器具放入亲体培育池中,待亲体交配产卵后的受精卵附于附卵器具上之后,直接将附卵的绳子、网片移入育苗池,悬挂在水体中,通过控制水温、盐度、pH值、光照等培育条件进行孵化。这种操作方式的缺点是附卵器附卵太多太厚,卵粒密度过大、容易致病,而且容易引起卵粒缺氧,阻碍胚胎呼吸,被包在中间的卵发育迟缓甚至腐烂死亡, 这种孵化方式,不仅造成孵化率严重降低,而且使杂质、死卵以及孵出的劣质幼体直接混入培育池中,影响育苗成功率。另也有专利报道(ZL201020596632.6)采用离水孵化器具孵化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但这种方式只是适合实验室条件或小规模繁育工作中应用,难以在曼氏无针乌贼生产性繁育中推广应用。鉴于高孵化率和优质幼体对于人工育苗生产的重要性,亟需设计一种适合在生产中应用的,能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且能起到幼体选优作用的孵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适合在生产中应用的,能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且能起到幼体选优作用的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的孵化笼。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的孵化笼,包括具有泡沫浮子的孵化笼框架,并且该孵化笼框架上悬挂设置有围成网箱形状的尼龙网片,其中:尼龙网片底部附近设有塑料收缩绳;收缩绳内侧连接有塑料圆盘;塑料圆盘上均布有小孔。由于采用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生产可操作性强,易于在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生产单位推广使用;易于清洗孵化笼和消毒笼中的受精卵;可使受精卵分散分布在塑料圆盘上,解决了受精卵密度过大、受精卵容易缺氧、阻碍胚胎呼吸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乌贼卵孵化率;小孔的沿口毛刺边缘可促进乌贼幼体的破膜,提高孵化成活率,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对孵出的幼体进行选优,能获得规格齐整、活力强、无损伤、高质量的幼体。与其他装置所孵出的幼体相比,患病率降低30%。
塑料圆盘上的小孔的孔径为1mm-20mm。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尼龙网片底部附近设有塑料收缩绳;收缩绳内侧连接有塑料圆盘;塑料圆盘上均布有小孔。由于采用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生产可操作性强,易于在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生产单位推广使用;易于清洗孵化笼和消毒笼中的受精卵;可使受精卵分散分布在塑料圆盘上,解决了受精卵密度过大、受精卵容易缺氧、阻碍胚胎呼吸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乌贼卵孵化率;小孔的沿口毛刺边缘可促进乌贼幼体的破膜,提高孵化成活率,利用此孵化装置,孵化率可达25.0%~33.8%,远高于其它孵化方法的12.1~18.5%,与其它孵化方法相比,利用本孵化装置,孵化率可提高26.3~35.2%;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对孵出的幼体进行选优,能获得规格齐整、活力强、无损伤、高质量的幼体。与其他装置所孵出的幼体相比,患病率降低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孵化笼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圆盘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清洁海水1、进水阀2、水泥培育池3、吊挂绳4、孵化笼5、受精卵6、泡沫浮子7、固定绳8、出水阀9、散气石10、孵化笼框架11、尼龙网片12、塑料圆盘13、塑料收缩绳14、小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8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