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层快速沉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8033.2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薛原;周彩桃;吴洁霞;王祥贵;张云星;何东宁;黎有方;任光宋;李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苏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C13B20/00;C13B20/1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层 快速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糖领域应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单层快速沉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糖厂的中和汁沉降器多数采用老式的多层沉降器,部分糖厂近年来也采用一些单层沉降器,如圆筒形单层沉降器、圆筒型平流式沉降器。由于都是依靠自身重力沉降,极容易受处理量和工艺条件变动而发生翻底的问题,工作不稳定。
平流式沉降器,在器体中安装了直的折流挡板,糖汁的进汁口和出汁口均在器体的顶部,糖汁从进汁口进入器体后,必须经折流挡板间的通道进行流动,而后到达出汁口。这种装置具有防止糖汁在器体内的对流的作用。但是因为仍然是依靠自身重力沉降,当糖汁处理量变化时,仍然会发生翻底的问题。
圆筒式单层沉降器是目前糖厂使用的主要形式,通过设置进汁槽和出汁槽引导糖汁依靠自身重力沉降,中间部分完全中空,容易受到生产波动和工艺条件影响。
糖汁在沉降器内的重力沉降受到自身温度、工艺条件和处理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糖汁在沉降器内发生对流和扰动引起已经沉降下来的泥层颗粒翻滚,严重时出汁浑浊夹带污泥颗粒,影响后续工段的进行和产品质量。
因此,现在糖厂沉降器容易发生翻底问题,工作不稳定,澄清汁浑浊度和色値偏高,工作效率低,停留时间长,泥汁量大且稀,引起糖分损失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单层快速沉降器,有效的解决现有沉降器工作效率低,工作不稳定,停留时间长且容易翻底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层快速沉降器,包括过汁管、筒体、出汁管,所述筒体内的上部设有环形进汁槽,所述过汁管穿过筒壁与环形进汁槽相连通;在筒体内的下部设有两块以上的环形挡板,环形进汁槽的下部开口位于环形挡板的下方。
所述的环形挡板以筒体的圆心为圆心分布在筒体内。
所述的筒体内的上部设有内环形出汁槽和外环形出汁槽;内环形出汁槽位于环形挡板上方,环形进汁槽的内圈;外环形出汁槽位于环形挡板上方,环形进汁槽外圈。
所述的内环形出汁槽设置为一组或者两组。
所述的外环形出汁槽设置为一组或者两组。
所述筒体下部与呈锥形的固体收集斗连接。
所述固体收集斗内安装有刮泥装置。
所述固体收集斗下部与固体浓缩斗连接,固体浓缩斗底部设有泥汁管。
与絮凝剂充分混合反应的糖汁由过汁管进入沉降器的环形入汁槽后,经由环形进汁槽缓慢而均匀地分流入筒体下部,大大降低了新进入沉降器的糖汁冲击沉降器底部的泥汁的风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入固体收集斗,由刮泥装置刮入固体浓缩斗进行浓缩;当糖汁缓缓上升到达环形挡板区域时,环形挡板的工作曲面能够对非放射线方向的糖汁流动进行阻挡,跟随糖汁流动的细小固体颗粒在工作曲面上聚集,形成更大的颗粒,重新返回到泥汁浓缩区,同时也给已经进行沉降的糖汁不被新入糖汁冲击提供保护作用,使得糖汁在各环形挡板内稳定沉降,不受到糖汁流动的影响;这两个结构的应用有效增加了糖汁的沉降速度,有效降低了翻底的风险,糖汁在经过环形挡板区域之后,清浊分离,清汁缓缓上升,从内出汁槽和出汁管排出。
内出汁槽与外出汁槽的设计使得糖汁能够均匀平稳的排出,并增加糖汁排出的速度,从而避免糖汁的停留时间长,减少糖分的损失。
筒体下部的固体收集斗与刮泥装置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将固体颗粒刮入固体浓缩斗,进而由泥汁管排出,既能促进固体颗粒的浓缩又能防止已沉淀污泥回流影响糖汁的沉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工作稳定,出汁质量好,糖汁在沉降器内的停留时间比其他沉降器短,而且所排污泥结实,泥量减少,回流量亦随之减少,减轻后期过滤和再处理的负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的序号和各部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
1为过汁管,2为筒体,3为出汁管,4为环形进汁槽,5为环形挡板,6为内环形出汁槽,7为固体收集斗,8为刮泥装置,9为固体浓缩斗,10为泥汁管,11为絮凝反应器,12为外环形出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汁管1、筒体2、出汁管3,所述筒体2内的上部设有环形进汁槽4,所述过汁管1穿过筒壁与环形进汁槽4相连通;在筒体2内的下部设有两块以上的环形挡板5,环形进汁槽4的下部开口位于环形挡板5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苏格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苏格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8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用过的含碳阴极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 下一篇:推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