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生态协同处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056653.2 申请日: 2013-02-01
公开(公告)号: CN203095721U 公开(公告)日: 2013-07-31
发明(设计)人: 王建龙;陈宏亮;车伍;赵杨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C02F3/34;E03F1/00;E03F5/10;E03F5/14
代理公司: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代理人: 刘湘舟;朱丽岩
地址: 10004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城市道路 雨水 径流 生态 协同 处理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装置。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速度空前,规模空前。道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道路面积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一般为10~15%,国外有些城市甚至超过30~40%。因此,为了协调城市发展中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把握日益增加的道路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妥善处理道路建设对环境、水资源等带来的干扰和影响,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城区的道路排水设计还是以管道排水为主,在一些城郊或城乡结合部以沟渠排水为主,对雨水总的思想还是体现在一个“排”字上。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传统城市道路排水的弊端日益明显,这种以简单排放为单一方式和目标的道路排水系统就暴露出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道路排洪压力大:城市扩张过程中,大量自然地面逐步被包括道路的硬化下垫面所取代,道路周边区域硬化率也日益增大。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增大,暴雨汇流迅速,径流量和径流峰值成倍增加,道路排水系统还常常担负着周边汇水面的排水任务,因此必然加大道路的排水压力,洪涝风险增加,道路安全系数也随之下降。我国许多城市每年的雨季由于道路洪涝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如2007年济南的马路洪水灾害以及安徽、重庆等地的洪涝、北京近年多处道路、立交桥的严重积水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路面径流污染严重:路面径流污染是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是仅次于农业污染的第二大面污染源。占城市汇水面约20%的道路,对受纳水体悬浮物和烃类污染的贡献分别为50%和30%。美国约有60%的河流和50%的湖泊污染与非点源污染有关,已实现二级处理的城市,水体BOD年负荷约40%‑80%来自雨水径流。道路对沿线周边的水体污染十分严重。路面雨水径流中除含有重金属、碳氢化合物等对环境危害性大的污染物质以外,车辆运行带来的油类等污染物,行人抛弃的废物、从庭院和其它开阔地上冲刷到街道上的碎屑和污染物等,最终都将在雨水淋洗、冲刷作用下迁移至水环境中,并对这些水域产生很大危害。在周边有生态敏感保护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的地方,道路污染物对生物及其多样性和水质的潜在威胁更需要认真对待。

3、雨水资源流失严重:我国是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城市年缺水量达60亿m3。由于地下水超采且得不到及时补充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加快,城市需水量日益增加,人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缺水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路面及周边区域的雨水从城市雨污水管网白白流走,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雨水资源,还使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及水环境不堪重负。据多年前的粗略统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雨水总量将达到110亿m3,而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率还不到10%,随着城市的发展,不透水面积增加,城市雨水流失量还将继续大幅增大。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到2004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31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干扰和破坏,如: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占用与破坏,植被破坏,大气、噪声、土壤、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及对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自然、人文景观价值的影响。同时,地面硬化率的增加使得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阻隔,进而影响城市水循环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生态协同处理装置,要解决城市道路排洪压力太大、路面径流污染严重、雨水资源流失严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生态协同处理装置,要解决城市道路排洪压力太大、路面径流污染严重、雨水资源流失严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生态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中并与地下雨水管道连通的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生态协同处理箱和放置在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生态协同处理箱中的生物滞留净化单元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6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