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灌装瓶泄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5720.9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权;徐刚;王传龙;雷劲涛;邓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4400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灌装 瓶泄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灌装瓶领域,尤其是一种压力灌装瓶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以脱模剂瓶为代表的压力灌装瓶,由于在使用后会有残存的脱模剂以及一定的余压,若以简单的方式(如使用锤头砸等方式)将其破坏,则会出现压力灌装瓶爆炸的情形,危害人身安全。若将其交与专业的危化品处理单位,则企业也会为此付出一定的费用,这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因此企业需要一种安全、简单和有效的装置,以便于自行处理类似的压力灌装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灌装瓶泄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力灌装瓶泄压装置,包括压锥、传动机构和防爆管,其中防爆管内设置有贯穿防爆管的空腔,压锥的尖端可以通过设置于防爆管上的插孔进入到防爆的空腔内,压锥与传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压锥的尖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刺针。
进一步的是,防爆管一端设置有上料口,防爆管另一端设置有下料口。
进一步的是,上料口和下料口均为空心半圆柱。
进一步的是,压锥的运动轨迹为竖直方向的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了防止在压力灌装瓶的处理中,因爆炸而产生的碎片伤人,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中空的防爆管。防爆管既能容纳压力灌装瓶,又能防止压力灌装瓶的碎片四处飞溅。而且,压力灌装瓶从放置入防爆管和从防爆管中取出,都很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压力灌装瓶回收处理时,对瓶体破坏以实现泄压的处理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压锥1、刺针11、压锥支柱12、传动机构2、拉杆21、传动齿轮22、防爆管3、插孔31、空腔32、上料口33、下料口34、弹簧4、支承座5、压力灌装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压力灌装瓶泄压装置,包括压锥1、传动机构2和防爆管3,其中防爆管3内设置有贯穿防爆管3的空腔32,压锥1的尖端可以通过设置于防爆管3上的插孔31进入到防爆管3的空腔32内,压锥1与传动机构2相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压力灌装瓶6从防爆管3的一侧放入到空腔32内,并调整其位置以保证压锥1能将其刺破。传动机构2是用于驱动压锥1下行从而刺破压力灌装瓶6。为了简化结构,传动机构2可以设计为这样:由拉杆21和传动齿轮22组成,其中传动齿轮22与压锥支柱12上设置的齿相互啮合,使用者即可通过往下拉动拉杆21而将驱动力通过传动齿轮22以及压锥支柱12最终传递到压锥1。在装置上端设置弹簧4,可以让压锥1在完成刺破后可以自动恢复原状。另外,在装置底部设置支承座5,可以保证装置有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对于防爆管3,一般选择由空心金属材料焊接加工而成。
为保证该装置能持续使用,在压锥1的尖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刺针11。刺针11不仅有更好的刺穿效果,且其便于更换的特点也保证了装置能长期使用。另外,为保证快速、安全泄压,刺针11内应设置有泄压槽,用于疏导防爆管3被刺破时泄出的高压气体。
为了让压力灌装瓶6的放置更加方便,防爆管3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口33,防爆管3另一端设置有下料口34。如图1所示,压力灌装瓶6可方便的放在上料口33上并推到压锥1下方进行刺破,被刺破的压力灌装瓶6亦可被下一个需要被破坏的瓶体通过下料口34推出,如此即可实现顺畅的处理工艺。
为了让压力灌装瓶6放置和推送时更顺畅,上料口33和下料口34均选择为空心半圆柱。空心半圆柱可以保证压力灌装瓶6很好的放置于上料口33上以及安全的从下料口34下排出,且可以避免瓶体的晃动。
为了让使用者能对压力灌装瓶6放置位置有较准确的观察,可以将压锥1的运动轨迹设置为竖直方向的直线。压锥1从上往下刺破压力灌装瓶6,使用者亦可在放置压力灌装瓶6时通过插孔31的观察,最终将瓶体推送到准确的位置,从而顺利的刺破压力灌装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57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热轧用可粘贴绝热棉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长型孔扇喷式喷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