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卷车所载钢卷宽度对中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4594.5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7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臣;徐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16 | 分类号: | B21C47/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卷车 载钢卷 宽度 中的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冷轧连续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卷车所载钢卷宽度对中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冷轧连续处理线的钢卷车是冷轧工艺中的主要设备之一。钢卷车的自动控制过程贯穿整个上卷过程,如果上卷宽度对中计算出问题,对开卷以及后续的焊接等过程都会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可能因侧导的作用造成带钢边部质量问题,甚至损坏设备。因此,钢卷车自动上卷宽度对中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安全可靠。该设备在整个处理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整个冷轧连续处理线的生产节奏。钢卷车首先从鞍座位取钢卷,在上卷过程中,使钢卷中心线与开卷机中心线即机组中心线重合,实现宽度对中的目的。与以往设计相比,该系统运用了精准的计算数据,采用高精度编码器和对射开关,保证宽度对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连续退火机组,酸洗机组,重卷机组等生产线上,控制系统简单,宽度对中效果精准,能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提升机组运行效率的钢卷车所载钢卷宽度对中的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钢卷车所载钢卷宽度对中的控制系统,包括有鞍座位、地辊位、卷筒、钢卷车及钢卷车行驶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卷车上设置有可升降的V型鞍座,在轨道下方设置有绝对值拉绳编码器,该编码器的拉绳与钢卷小车的机架水平连接,并在轨道下分别安装有钢卷车后退极限位行程开关、钢卷车前进极限位行程开关、钢卷车减速位行程开关,分别对应钢卷车的前后极限位置和减速位置,在轨道上方还设置有触卷接近开关、钢卷宽度检测对射开关和控制模块。
钢卷首先在鞍座上存放,钢卷车前进方向为从鞍座位、地辊位到开卷机,钢卷车V型鞍座上升,其上触卷接近开关检测到信息时,即马上托起钢卷,然后向开卷机方向前进,由绝对值拉绳编码器和钢卷宽度检查对射开关测得相关数据和信号,由控制模块计算钢卷车应该走的距离,最终使钢卷中心可以与卷筒中心线相重合。
当被钢卷车托着的钢卷挡住钢卷宽度检测对射开关时,绝对值拉绳编码器记录此时的位移为L1,钢卷继续前进,当钢卷离开钢卷宽度检测对射开关时,绝对值拉绳编码器记录此时的位移为L2,则钢卷的宽度为L2-L1。
已知钢卷宽度为L2-L1,由钢卷宽度检测对射开关设置的位置和卷筒中心线即机组中心线设置的位置,测得二者之间的距离为L0,则钢卷车从钢卷离开钢卷宽度检测对射开关后,再行驶L0-[(L2-L1)/2]距离就使得钢卷的中心线与卷筒中心线即机组中心线重合,可以完成准确上卷。
所述系统设置的钢卷车在碰到后退极限位行程开关时,钢卷车后退停止,钢卷车在碰到前进极限位行程开关时,钢卷车前进停止,这二者起到限位保护作用;所述系统的钢卷车碰到钢卷车减速位行程开关时,钢卷车根据其高度对中装置完成钢卷高度对中,同时钢卷车运行速度减慢,进入上卷状态。
如果钢卷车进行卸卷即为以上过程的逆过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带钢生产线中用到的钢卷车,通过本技术方案,
1.实现了钢卷车精确宽度对中及上卷。
2.无论钢卷宽窄,都能实现钢卷中心线与卷筒中心线即机组中心线重合。
3.在各类PLC语言的编程中实现简便,易于编程,提高了自动化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对值拉绳编码器、2钢卷车后退极限位行程开关、3钢卷车减速位行程开关、
4钢卷车前进极限位行程开关、5触卷接近开关、6钢卷宽度检测对射开关、7地辊位、
8卷筒、9鞍座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钢卷车所载钢卷宽度对中的控制系统,包括有鞍座位9、地辊位7、卷筒8、钢卷车及钢卷车行驶的轨道,其中钢卷车上设置有可升降的V型鞍座,在轨道下方设置有绝对值拉绳编码器1,该编码器的拉绳与钢卷小车的机架水平连接,并在轨道下分别安装有钢卷车后退极限位行程开关2、钢卷车前进极限位行程开关4、钢卷车减速位行程开关3,分别对应钢卷车的前后极限位置和减速位置,在轨道上方还设置有触卷接近开关5、钢卷宽度检测对射开关6和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4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乒乓球落点精准练习集球网架
- 下一篇:一种可自由伸缩的高尔夫球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