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术后护理换药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4350.7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2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秀俊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12 山东省邹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术后 护理 换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后护理换药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换药车,包括车体,车体下方设置有万向轮,车体内部中空,其内空间存用于放置水盆,桶,换药的药品等,混装在一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车体上部为平滑的不锈钢板,车体上部放置托盘,托盘内装有换药的各种药棉,绷带,消毒瓶等物品,在车体行进过程中,托盘与车体上表面容易打滑导致托盘滑脱。而且,目前的换药车均没有处置医疗废料的装置,通常的办法是在车体的侧壁上安装钢制S勾或粘贴塑料制粘扣勾,在勾上悬挂塑料袋用于盛放医疗废料,使用不便且易造成交叉感染。为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分类,避免交叉感染,功能多用的术后护理换药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分类,避免交叉感染,功能多用的术后护理换药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护理换药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万向轮,其中,所述车体内部中空,所述车体内设置有T字形隔板,T字形隔板将车体内部分隔为三个空间,三个空间分别为:置物仓、废料仓和水仓,所述车体上部设置有消毒盆、药品槽和杂物槽,所述药品槽位于置物仓的上方,所述杂物槽位于废料仓的上方,所述消毒盆位于水仓的上方,置物仓、废料仓、水仓、隔板、药品槽、杂物槽与车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所述水仓内设置有净水桶和污水桶,所述消毒盆的一侧设置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上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压力泵的下部与净水桶之间插合连接有净水管,所述消毒盆与所述污水桶之间插合连接有污水管,所述消毒盆与所述车体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污水桶上设置有排水管和控制阀,所述置物仓、废料仓和水仓上均设置有仓门,仓门与车体之间合页连接。
所述出液管为倒置的U形,出液管的出水口悬于消毒盆的上方。
压力泵包括水泵、一个水流开关、一个压力开关,水泵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置物仓、废料仓、水仓、隔板、药品槽、杂物槽与车体为不锈钢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分类,避免交叉感染,功能多用,具体为: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一个中空仓的车体用T字形隔板分隔,分别分隔为置物仓、废料仓、水仓,将备用药品、医疗废料、清洁用水分类分隔,避免交叉感染,通过在车体上部集成消毒盆,水仓内设置净水桶和污水桶,避免了以往用水盆打水的繁琐程序,并且,车体上部设置杂物槽和药品槽,避免了以往使用托盘存在滑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底部的万向轮13,其中,车体1内部中空,车体1内设置有T字形隔板9,T字形隔板9将车体1内部分隔为三个空间,三个空间分别为:置物仓8、废料仓10和水仓2,车体1上部设置有消毒盆5、药品槽6和杂物槽7,药品槽6位于置物仓8的上方,杂物槽7位于废料仓10的上方,消毒盆5位于水仓2的上方,置物仓8、废料仓10、水仓2、隔板9、药品槽6、杂物槽7与车体1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水仓2内设置有净水桶12和污水桶11,消毒盆5的一侧设置有压力泵3,压力泵3上部设置有出液管4,压力泵3的下部与净水桶12之间插合连接有净水管,消毒盆5与污水桶11之间插合连接有污水管,消毒盆5与车体1之间固定连接。污水桶11上设置有排水管和控制阀,置物仓8、废料仓10和水仓2上均设置有仓门,仓门与车体1之间合页连接。出液管4为倒置的U形,出液管4的出水口悬于消毒盆5的上方。压力泵3包括水泵、一个水流开关、一个压力开关,水泵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分类,避免交叉感染,功能多用,本实用新型将传统一个中空仓的车体用T字形隔板分隔,分别分隔为置物仓、废料仓、水仓,将备用药品、医疗废料、清洁用水分类分隔,避免交叉感染,通过在车体上部集成消毒盆,水仓内设置净水桶和污水桶,避免了以往用水盆打水的繁琐程序,并且,车体上部设置杂物槽和药品槽,避免了以往使用托盘存在滑脱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秀俊,未经李秀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4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