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夯诊断地基加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622.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民;吴刚;焦力;吴邵芳;蒲进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E0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诊断 地基 加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治理的土木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夯诊断地基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强夯加固是一种方便、快捷、经济、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岩土类型场地的地基处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提出应根据现场试验或当地经验确定强夯参数,并通过夯后检测评价加固效果。由于地基土的复杂性,尤其填土的不均匀性,按照统一的强夯参数施工作业,可能导致强夯参数偏于保守或不足;若按照终夯标准中的夯沉量控制施工过程,人工测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依靠经验目测加固效果偏差很大,可靠度差;若夯后检验加固效果,可能出现“翻工”,耽误工期,影响参与方的声誉和效益,也可能出现加固效果检验指标远大于设计指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需要把强夯前模糊的、不确定的或不均匀的地基土通过某种方法或手段在施工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来评价或预测夯后加固效果。
根据对现有技术的检索,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件显示,现有技术方法单一,验证困难,无法做到随夯诊断;监测仪器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无法保证,这需要一种可靠的方法,对强夯作业过程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实时反映加固效果并调整强夯参数,做到随夯决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随夯诊断地基加固系统及其方法。本实用新型能够全程实时记录强夯工作参数,并对数据及时处理,做出随夯诊断,评价加固效果。本实用新型依据多种理论,整合多种监控手段,建立多源信息的加固效果评价模型,且各信息之间可以互相验证和引用,突破了在理论上单一信息评价加固效果的弊病。本实用新型强夯采集 系统作为施工过程的“黑匣子”,不但实现无缝监管,而且可降低造价、缩短工期、保证24小时无障碍施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夯诊断实时处理装置,包括:数显仪、自动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随夯诊断模块;
所述数显仪,进一步包括:电源接口,拉力输入接口,行程输入接口,接触应力输入接口,电源开关,状态指示灯,电源指示灯,输出接口,上下左右翻页键,功能键,保存键,取消键,和,确定键;所述数显仪,与所述随夯诊断模块相连,用于输入各种设定参数和技术要求,并显示各种输入结果,实时反馈各种强夯数据和信息;
所述自动采集模块,分别与设定在卷扬机上的夯沉量传感器、设定在强夯机上的接触应力传感器、无线数据模块相连,用于分别从所述夯沉量传感器、接触应力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自动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A/D转换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将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数据进行A/D,或D/A转换;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A/D转换模块,随夯诊断模块相连;用于将采集、转换后的数据根据技术要求和理论计算进行数据处理加工;并将处理加工后的数据传送给随夯诊断模块;
所述随夯诊断模块,分别与数显仪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数显仪输入的设定数据,以及数据处理模块传送的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判断,做出决策评价结论,并根据做出的决策评价结论,分别将不同的决策结果通过数显仪显示或报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随夯诊断地基加固系统,包括:强夯机和卷扬机;所述随夯诊断地基加固系统,进一步包括:随夯诊断实时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强夯机,包括:夯锤脱钩装置,夯锤挂钩,和,夯锤;进一步包括:接触应力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了一种卷扬机,包括:臂头滑轮,连接卷扬的起锤钢丝绳,滑轮,夯机桅杆,和,连接挂钩的起锤钢丝绳;进一步包括:夯沉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数据可靠:多种理论、多种监控手段,实现多源信息的加固效果评价模型,各种信息之间相互验证,数据真实、准确;
效果评价直观:依据实时多源信息,做出随夯诊断,能及时判断加固效果;
降低造价:节省两个劳动力进行人工监测数据;
缩短工期:根据统计,人工监测数据占整个施夯过程一半的时间,数据采集自动化可节省50%工期;
克服施工环境的限制:仪器抗干扰能力强,对于强振动、水和粉尘的污染做了专门设计,而且可实现24小时无障碍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未经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噪音钢筋笼振动器
- 下一篇:大坝抗冻保温和坝体整体性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