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通气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213.1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田广召;王鹏超;马克;赵国庆;胡善磊;邱健;张海玉;张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高锡明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变速箱外壳上的通气塞,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的壳体上都装有通气塞,其作用是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变速箱内气压升高时将气体排到箱外,在变速箱冷却使内部气压降低时向箱内补充空气。现有的金属式通气塞一般由塞体、塞冒和二者之间的弹簧构成,塞冒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塞体的气孔密封。当箱内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塞帽才会被顶起,实现通气功能。这种通气塞存在的缺点是高温时容易出现漏油现象,而且防尘效果不好,容易进入灰尘,严重影响了变速箱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不易漏油而且防尘效果好的变速箱通气塞。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速箱通气塞,它包括硬质橡胶塞体和塞帽,所述硬质橡胶塞体呈管状,其下端插入变速箱外壳的通气孔内,上端设置有法兰盘,在法兰盘上还固定有与之同轴的套管,套管上端一侧设置有通气豁口;所述塞帽扣在硬质橡胶塞体上,其顶壁压在套管上,周边延伸至法兰盘的下方并设置有向内的防脱折边,在塞帽内部设置有与套管同轴且相离的内管,所述内管位于套管内,其上端与塞帽的顶壁固定连接,下端与硬质橡胶塞体的气孔对接,在内管下端一侧设置有通气回油豁口。
上述变速箱通气塞,构成中还包括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位于变速箱内,其上端与变速箱壳体固定连接,下端弯曲或倾斜至硬质橡胶塞体的下方。
上述变速箱通气塞,所述管状硬质橡胶塞体中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之同轴的限位压盘。
上述变速箱通气塞,所述管状硬质橡胶塞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限位压盘的下方。
上述变速箱通气塞,所述内管下端的通气回油豁口和套管上端的通气豁口分别位于套管轴线的两侧。
上述变速箱通气塞,所述挡油板设置两块,它们分别位于硬质橡胶塞体的两侧。
上述变速箱通气塞,所述管状硬质橡胶塞体的下端面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为常通式通气塞,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由于带有套管的管状硬质橡胶塞体和带有内管的塞帽构成了长而曲折的气体通道,不仅可效防止灰尘进入,而且便于油气分离和油液回流,避免了漏油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塞帽的剖面图;
图3是A-A剖视图;
图4是硬质橡胶塞体的剖面图;
图5是B-B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塞帽,2、硬质橡胶塞体,3、挡油板,4、防脱折边,5、内管,6、套管,7、法兰盘,8、限位压盘,9、环形凸起,10、变速箱壳体,11、通气回油豁口,12、通气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橡胶或塑料制造,加工方便,容易一次成型,制作成本低。
参看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常通式通气塞,主要包括塞帽1、硬质橡胶塞体2和挡油板3,硬质橡胶塞体2由硬质橡胶材料制成,直接插在变速箱壳体10的通气孔内,塞帽1内部的内管5插入硬质橡胶塞体2上部的套管6内,内管5下端与硬质橡胶塞体2紧密配合,内管5下端与硬质橡胶塞体2配合处设置有通气回油豁口11,套管6上端与塞帽1也是紧密配合,套管6上端与塞帽1配合处设置有通气豁口12,塞帽1边缘的防脱折边4卡在硬质橡胶塞体2的法兰盘7边缘,防止塞帽1脱落。
在工作状态下,变速箱壳体10中的气体会通过图1中虚线所示的通道与外界连通,保持箱体内外气压一致。挡油板3挡在硬质橡胶塞体2的下端,可以使在一定程度阻止油液进入通气塞。在变速箱壳体10中齿轮的搅动下,油液飞溅到变速箱壳体10的顶壁上,只有部分油液通过两挡油板3的间隙进入通气塞,进入通气塞的油液又会在内管5与套管6之间的空腔内与气体分离,然后通过内管5下端与硬质橡胶塞体2配合处的通气回油豁口11回流到变速箱内,从而有效防止了油液外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定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装置
- 下一篇:崩解时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