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系统、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滑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135.5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黄德海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旋转 压缩机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构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滑片、具有该滑片的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具有该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是空调、制冷机等制冷循环装置的核心组成部件,主要利用电机带动曲轴来驱动活塞在气缸室内作偏心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对制冷剂的压缩。
摩擦损失是影响旋转式压缩机可靠性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摩擦损失越小,旋转式压缩机的COP越高。
现有的压缩机中,滑片与活塞的摩擦损失占运动部件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减小活塞外周与滑片先端之间的摩擦,在滑片先端上安装滚针。但是,滚针与滑片之间的相对尺寸关系到压缩机的性能,目前众多压缩机虽然安装了滚针但却未对滚针与滑片的尺寸做深入设计,从而导致压缩机的能效并不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滑片,该滑片的滚针与滑片本体的厚度具有较优的尺寸关系,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滑片的旋转式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滑片,包括:滑片本体,所述滑片本体的先端设置有滚针槽;以及滚针,所述滚针可滚动地设在所述滚针槽内,所述滚针的直径为d,所述滑片本体的厚度为L,其中:0.350≤d/L≤0.9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滑片,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同时滑片与活塞的磨损小,能够有效提升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地,0.413≤d/L≤0.906。当滚针直径与滑片本体的厚度的比值满足此范围时,滑片的成品率相对更高,且滑片与活塞之间的磨损更小,更有效地增加了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
所述滑片本体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距离所述滚针槽相等。由此在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时,可保证滚针施加给滚针槽的力更加均匀,提高滑片的寿命。
所述滚针槽的水平截面为半圆形。
所述滚针槽的槽口收窄。
所述滚针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滚针限制在所述滚针槽内的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为设在所述滚针槽的槽口处的凸点。
所述凸点为两个且相对设置。由此,可以更好地将滚针限制在滚针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滑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制冷系统,包括:旋转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其中所述冷凝器、所述膨胀装置和所述蒸发器串联设置,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的旋转式压缩机,且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滑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滚针直径d与滑片本体厚度L的比值与压缩机性能COP的关系曲线图;
图5是滚针直径d与滑片本体厚度L的比值与滑片制造成品率的关系曲线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滑片本体1,滚针槽11;
滚针2;
凸点3;
滑片100;
气缸200;
活塞300;
冷凝器810,膨胀装置820,蒸发器830;
旋转式压缩机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磁编码器和电子水表
- 下一篇:一种三级活塞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