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区域供暖智能测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103.5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白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重阳公用技术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14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供暖 智能 测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测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区域供暖室内温度智能测量显示的区域供暖智能测温仪。
背景技术
无线室温采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测温方式,主要用在集中供暖、集中供冷等领域,也可以用在工业领域,其优势是以在无法布线的现有楼宇之间,集中监控多路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和暖气,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热力公司通过参考温度数据来进行能量调节。以保证供热质量,同时节约能源。
目前众多的物业公司在供热期间按温度采集靠人工上门测量方式,工作量大,数据不及时,数据无法与自动化设备连接。用户室温测量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电话拨号测温:电话拨号是一款比较经济的测温方式,其缺点是定期拨号会影响用户的呼入和拨出,并且电话拨号测温采集方式为轮询采集,每采集一次的周期很长,存在漏测情况。二是采用GPRS或CDMA无线测温:此种方式数据和信号稳定,但存在的问题是和手机一样,每日产生高昂的使用费用,且入户安装时需接220伏电源,不能在旧城区居民家中使用,容易引发电费和安装纠纷。
中国专利CN201120242405.8公开了一种红外测温仪,包括测温仪本体,测温仪本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上面板,测温仪本体内设有微处理器CPU、A/D转换器、放大器和显示驱动器,微处理器CPU一侧与A/D转换器连接,A/D转换器与放大器连接,放大器接收环境信号和目标信号,微处理器CPU一侧还与RS-232C连接,RS-232C与PC机连接,微处理器CPU另一侧与显示驱动器、键盘和数据存储器连接,显示驱动器与面板显示屏和瞄准镜内显示屏连接。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该仪表结构小巧、功耗低、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它能将测得的温度数据和对应的测量日历时钟存储起来,可查询和清除存储数据,同时也可把存储数据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但是,也存在着一个明显不足,即适用范围较窄,如大规模应用于区域供暖室内温度测控调节中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区域供暖智能测温仪,用于供暖期用户室内温度监测,为热力公司提供准确及时的温度数据,协助热力公司对供热管网进行合理调节,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区域供暖智能测温仪,包括一个可与若干个安装于小区单元室内的温度传感器无线连接的测温仪本体,所述测温仪本体表面设有键盘按钮和显示屏,所述测温仪本体内置有用于遥控温度传感器启闭的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返回的温度采集数据的温度采集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属小区单元房号及房间代码及实时采集温度数据的温度及房号显示模块、用于储存和备存指定房屋温度传感器历史记录数据的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温度及房号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依次电性连接,所述温度及房号显示模块与显示屏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测温仪本体内还置有日期时间显示模块和无线通讯传输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无线测温表无需线缆,安装极为方便,可直接测量温度,优点是便于采集,随时增加、删减测温点,置于电子万年历内,一次投资,没有后续费用,数据稳定。该装置可帮助运行管理者远程在线了解室内温度工况,供暖公司足不出户,即可及时看到远端用户室内温度的实时值;同时制定合理的自动化运行方案,调节热源运行,实现温度的可控性,从而使能耗降低1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为显示屏,2为键盘按钮,3为测温仪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重阳公用技术工程公司,未经北京市重阳公用技术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隔离盖的育苗盘
- 下一篇:编组机可横向移动的机器人自动装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