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染叠加剪纸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2793.2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华;刘武;夏弘睿;胡艳琴;马幼梅;凤伟;张国平;王白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秀华 |
主分类号: | B44F3/00 | 分类号: | B44F3/00;B32B7/12;B32B29/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加 剪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纸艺术品,尤其涉及一种层染叠加剪纸。
背景技术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其名称的区别在于创作时的工具有的是剪子,有的是刻刀,虽然工具有区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传统剪纸虽在多领域、多范围运用或借鉴,但其工艺形式相对单一,多以点、线、面等装饰性语言构成平面、单一的艺术形式,后虽经套色等改良发展,但其固有工艺手段和材料上的局限,使之无法表现出更为复杂和丰富的画面,其缺乏对事物远近、明暗的刻画,呈现出的是平面上单调的艺术形象,与突飞猛进创新发展的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其滞后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多元化审美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层染叠加的剪纸,其立体效果好,写实性强。
本实用新型一种层染叠加剪纸,其特征是:它由底板和图片群组组成,图片群组至少由两个图层叠加组成,图层之间粘合,整个图片群组装裱在底板上。
其中,从底板起由下往上的每个图层的颜色从浅到深、亮度从暗到明,因形成从远及近的层次感。
本实用新型层染叠加剪纸的具体制作过程是:先将原图(欲剪刻的画面)进行电脑处理,将一张图处理成若干个相互呼应、共同衔接、关联的画面层次系统;该层次系统由若干个独立的矢量图形图层组成。再根据创作的情感需求,将层次系统的每一层分别用颜料染成所需要的颜色,之后进行传统剪刻,剪刻后将层次系统中的每一层按照序列进行对应粘贴,每一层之间有着固定的位置和色彩关系。在粘贴结束后,进行装裱,进而形成一个由多层画面叠加共同构成一个更具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的、具有写实立体效果的剪纸艺术作品。因此,较传统单色、单层、平面的剪纸而言,本新型剪纸的立体感好、写实性强。
本新型在保留传统工艺技法及材料基础上,通过现代电脑技术的辅助实现了剪纸艺术的立体化、色彩画的创新发展,其独到的工艺手段使剪纸艺术走出了窗花、剪画等相对狭窄的生存空间,其更具自由度的表现能力,使作品涉猎 更加广阔的领域,其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唯美特点,因此更具观赏和收藏价值,更符合当下审美情趣,也更具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剪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知,本新型一种层染叠加剪纸,它由底板1和图片群组2组成,图片群组2至少由两个图层叠加组成,图层之间粘合,整个图片群组装裱在底板上。
其中,从底板由下往上的每个图层的颜色从浅到深、亮度从暗到明,因此形成从远及近的层次感。
具体制作时,从一个创作原稿通过电脑进行分析、分解,按照画面效果需求分解成若干画面层次,各层析按照明暗、远近关系进行序列叠加粘合,形成一个层次系统后再装裱在底板上。层次及颜色可以根据创作意图和目的主观设计,无限定要求,通过染色表达作者情感。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
例如:一、选择一个人物肖像作为创作素材,通过电脑按照画面效果将图分为四个层次,并将每层纸张打印出来,根据主观设计,赋予分层不同颜色,并将设计的颜色分别渲染在各图层上,之后进行剪刻。在图案分层的同时,运用电脑将分层后断开的点、线进行连接,以便剪刻和粘贴;二、根据所设定的四个层次,按照明度和面积逻辑关系,在剪刻好的图案背面喷胶粘贴,粘贴时要保证逻辑关系之间关联的准确性,以确保最后效果的精准。三、粘贴好后的合成图层系统装裱在选定的底层上,固定、平整之后装框,即成为一幅层染叠加写实剪纸作品。
本新型是在传统剪纸材料、工具及工艺基础上,解决传统剪纸单调、平面及表现对象有限等问题,通过现代电脑做前期分层处理之后,将剪纸材料进行主观色彩的渲染,剪刻后叠加附着在一起,以体现立体、彩色、明暗、远近等现代艺术特征,实现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本新型剪纸既体现了现代审美情趣,又传承了传统剪纸工艺。本新型将图片至少分成两个以上的层次,层次越多,写实性越强,可以适用于包括传统图案在内的各类人物、风景及其他事物。
本申请中所述的只是本新型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构成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并非仅局限于此,因此,只要运用了分层的原理,那么在此基础上的相应变化和改动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秀华,未经李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轴装置
- 下一篇:带电子体温计的手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