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传动浓缩机布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52378.7 | 申请日: | 2013-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袁兴彬;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一环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1;B01D2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传动 浓缩 布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传动浓缩机布料装置,主要应用在浓缩机布料上。
背景技术
浓缩机的浓缩机理基本上属于重力沉降,它是以矿浆颗粒自由沉降为基础,实现了颗粒的沉降分层,并在池底的浓缩区得到进一步压实,并随着刮泥耙的旋转被逐渐聚集到锥坑漏斗,自流或由底流泵送往下一道工序。沉降分层的快慢取决于被浓缩的矿浆特性,包括初始给料的浓度、粒度、颗粒形状及颗粒密度等诸多因素,在矿浆特性一定的情况下,浓缩机的入料方式成了关键的一环,老式设备的入料方式很简单,由入料管直接垂向进入稳流桶,动能很大的新入矿浆破坏了池体中原有的分层平衡,部分沉淀的颗粒受到液流的冲击,干预了沉降速度,提升了溢流水的浊度。现有的浓缩机布料装置有了改善,但是仍然存在悬浮液不易沉淀,沉淀后的物料易堆积,造成刮泥耙运行过程中,局部系统压力升高,刮泥耙频繁提升报警,溢流浓度高而底流浓缩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均匀分布,缩短物料沉降时间,提高单位面积处理量的中心传动浓缩机布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中心传动浓缩机布料装置,包括吊架、传动轴、稀释口、上筒体、导流槽、下筒体、刮料板、连接杆、布料锥、阻流板、落料孔、引流板、进料管,所述吊架安装在上筒体外圈,所述上筒体连接下筒体,在上筒体上部设置有稀释口,底部与下筒体连接处设置有倒锥台形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下口设置有引流板,所述上筒体内下部沿着入料方向设置有阻流板,所述进料管为Y型结构,两支管分别与上筒体外圈切向连接;所述下筒体为圆柱形,所述布料锥为圆锥台形,其上平面沿径向开有落料孔,并通过连接杆与下筒体连接;所述刮料板固定在传动轴上,位于布料锥上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浓缩机提耙频率降低,溢流、底流浓度明显改善,减少絮凝剂用量,后期生产成本降低,提升浓缩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带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吊架,2、传动轴,3、稀释口,4、上筒体,5、导流槽,6、下筒体,7、刮料板,8、连接杆,9、布料锥,10、阻流板,11、落料孔,12、引流板,13、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中心传动浓缩机布料装置,包括吊架1、传动轴2、稀释口3、上筒体4、导流槽5、下筒体6、刮料板7、连接杆8、布料锥9、阻流板10、落料孔11、引流板12、进料管13,所述吊架1安装在上筒体4外圈,所述上筒体4连接下筒体6,在上筒体4上部设置有稀释口3,底部与下筒体6连接处设置有倒锥台形导流槽5,所述导流槽5的下口设置有引流板12,所述上筒体4内下部沿着入料方向设置有阻流板10,所述进料管13为Y型结构,两支管分别与上筒体4外圈切向连接;所述下筒体6为圆柱形,所述布料锥9为圆锥台形,其上平面沿径向开有落料孔11,并通过连接杆8与下筒体6连接;所述刮料板7固定在传动轴2上,位于布料锥9上方。
新鲜矿浆从主管道进来,采用离心沉降原理,通过支管分流分别切向给入上筒体4。矿浆进入导流槽5后,沿着导流槽5及引流板12旋向前进,经过阻流板10折后速度加快。引流板12的挡板制作成楔形,矿浆边前行边落入下筒体6中,并随即流向布料锥9的上表面,由径向尺寸大的上筒体4体进入直径小的下筒体6,矿浆得到了初步浓缩。初步浓缩后的矿浆固体颗粒团下沉,清液上浮,上浮过程中又带走部分游离状态的颗粒形成悬浮液。由于稀释口3低与液面,故有源源不断的溢流清液进入上筒体4内,对悬浮液中的游离颗粒具有一定的压力,使得游离颗粒又逐渐重新聚集成团下沉。同时清液又能将新鲜矿浆的浓度进一步稀释,而稀释后的矿浆能更好的完成沉降过程。落入布料锥9的矿浆经过刮料板7旋转刮动,沿水平略向下倾斜方向辐射扩散进入浓缩区以致池底,既保障已沉淀的床层不被破坏,又延长了游离矿浆颗粒上浮到浓缩机溢流清液层的距离,部分物料通过布料锥9上平面均布的落料孔11直接进入排料锥坑。经过布料锥9辐射扩散的物料均匀分布在池底,伴随着浓缩机刮泥耙的刮动,次序地向排料锥坑流动,解决了物料堆积后阻力变大、系统压力升高、频繁提耙报警的的缺陷。物料中的水分得到进一步的分离,底流浓度提高。悬浮液中的游离颗粒减少,保证了溢流水质。由于新型布料装置的采用,下部深层入料,缩短了矿浆物料沉降的时间,入料量加大,提高了设备单位面积处理量,絮凝剂单位添加量减少,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一环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一环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跨行车道路上空兼顾人行天桥功能的立体车库
- 下一篇:振荡集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