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2377.2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翁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明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24F13/0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2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置式双 风道 系统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器,特别涉及车辆设备用的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均为放置在仪表台下的前置式,通过仪表台上的左中右三处的风口将冷热风吹出实现车辆驾驶室的温度调节,有的中高档车通过管道将空调的冷热风分流引入到后排座椅附近来实现后排空间温度的快速调节。前者将导致驾驶室后排空间的温度调节效果较差,而后者比前者的效果要好得多。但是这种蒸发器的前置方式,由于其空间尺寸和安装操作的限制,导致蒸发器的体积受限,换热面积狭小,换热效率低下,换热量不足,再加之其是单边侧向吹风,就使得驾驶室的温度调节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特别是在极端环境气候条件下,驾驶室后部的效果就更是差强人意。目前已推广应用的层叠式蒸发器,不仅效果改善有限,而且其产品都需要精密度高、价格昂贵的配套模具,致使产品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普及。因此,车用空调制造商一直在寻求换热性能高、结构紧凑、成本低廉且能实现驾驶室空间范围内尽可能多的直接吹风及快速调节其温度的空调器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目前车用空调器产品所存在的不足。为满足车用空调器产品的轻量化、节材节能和环保高效的发展趋势要求,提供一种直接安装于驾驶室顶部的、具有双风道换热系统结构的、能实现驾驶室温度快速调节控制的、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的空调蒸发器产品。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其具有两套各自独立地与蒸发器进行换热的螺旋形左右风道系统,左右两个风道系统对称布置于蒸发器的两边翼翅下,由上壳体与外壳体组成空调器的外壳,外壳内由蒸发器、线槽、左右接水盘和左右两个风道系统构成。线槽沿上壳体底面内侧两边布置;蒸发器呈半伸展翼翅状展开,紧紧地将两个风道系统环抱,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最佳热交换;左右接水盘紧扣于蒸发器左右翼翅的下端部;左右两个风道系统对称布置于蒸发器的两边翼翅下,每个风道系统均由风机、贯流风扇、螺旋形风道蜗壳及进出风道组成,风机、贯流风扇等在蒸发器的每一端安装一套,以实现蒸发器换热过程的均衡一致。
上述上壳体底面两端外侧布置有吸顶安装固定板各一块,用于空调器的吸顶安装固定。
上述外壳体的一端端面上布置着两个冷媒进出管连接端子;在进风道水平位置的两边外壳体表面上分别设有温度显示仪和调速开关、电源指示灯、温控开关等。
上述左右风道系统均各自独立,对称分布,分别独立地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空调器安装固定于驾驶室顶,可适度增大空调器的空间尺寸,提高换热面积而安装操作仍然方便易行,由此可实现驾驶室空间温度的更快速调节和更稳定控制;(2)空调风由上向下吹,且具有两个分别向前和向后的可旋转吹风的出风道,由此可使得空调风能直接吹到驾驶室空间的各个角落,实现驾驶室空间各处温度的迅速调节与良好稳定控制;(3)具有位于前后两侧的两个进风道,由此使得驾驶室前后两端的空气均可同时进入空调器循环,保证了驾驶室前后部位温度的均衡及良好控制;(4)设置了两个独立的风道系统分别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加快了驾驶室空间内空气的循环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热交换的速度并提升了热交换的效率,由此可降低空调器的空间尺寸;(5)半伸展翼翅状的蒸发器设计,并使左右两个风道系统置于其下呈环抱式的布置方式,实现了蒸发器与风道系统间的最佳热交换,获得了最佳的热交换效率,可进一步降低空调器的空间尺寸;(6)通过半伸展翼翅状蒸发器和两个独立的风道系统设计,有效避免了价格高昂的配套模具和产品配件的高精密度要求,实现了空调器的高效率低成本制造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主视图
图2为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后视图
图3为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仰视图
图4为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俯视图
图5为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左视图(放大)
图6为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右视图(放大)
图7为顶置式双风道系统车用空调器俯视图的A-A剖切视图(放大)
图中:
1.右进风道,2.右接水盘,3.右出风道,4.右贯流风扇,5.右螺旋形风道蜗壳,6.左螺旋形风道蜗壳,7.左贯流风扇,8.左出风道,9.左接水盘,10.蒸发器,11.左进风道,12.外壳体,13.线槽,14.上壳体,15.冷媒进出管连接端子,16.温度显示仪,17.调速开关,18.电源指示灯,19.温度控制开关,20.安装固定板。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明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明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妨碍视线的汽车前挡风玻璃
- 下一篇: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