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粒机压制装置上的压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2236.0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陈士府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金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粒机 压制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粒机压制装置上的压辊结构。
为响应国家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号召,将农业三废(秸秆、花生壳等)、木屑、竹屑等废弃物,压制成可用于锅炉燃烧的生物质颗粒,代替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不仅节约了能源,也更加的环保。因此,就需要一种将农业三废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的机器,即制粒机。
制粒机中最关键的部件就是压制装置,而压制装置中最关键的零件就是环模和压辊,物料也是通过环模和压辊之间的作用才最终形成颗粒。目前制粒机的压制装置中,环模的工作面上布满了模孔,两根压辊轴上各设置有一个压辊与环模配合。但是对于这样的压制装置,由于环模与压辊之间工作面宽、摩擦力大,压制过程中,将近25%的电能都消耗在压辊与环模的摩擦上,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并且对环模与压辊的磨损也很大。压辊和压辊轴之间是通过一个压辊轴承连接的,长时间的大力摩擦也容易损坏压辊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制粒机压制装置上的压辊结构,使得制粒机产量高、设备寿命长,又节约电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粒机压制装置上的压辊结构,包括主轴压板、两根并向设置在所述主轴压板上的压辊轴、以及偶数个压辊。
所述压辊设置在所述两根压辊轴上,每根所述压辊轴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压辊之间有间距,两根所述压辊轴上的所述压辊以主轴的轴心线轴对称。
进一步,每根所述压辊轴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压辊之间的间距相等或者不相等,优选的是,所述压辊轴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压辊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每根所述压辊轴上所述压辊的数量为2~4个,优选的是,每根所述压辊轴上所述压辊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所述两根压辊轴的轴心线与所述主轴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将压辊的数量增加,同时降低每个压辊的工作面积,每个压辊的工作面降低50%以上,每根压辊轴上的两只压辊之间有间距。这相当于降低了压辊与环模之间的工作面,进而降低了摩擦,避免了电能过多的消耗在摩擦上。
将压辊的数量增加,同时降低每个压辊的工作面积,每个压辊的工作面降低50%以上,每根压辊轴上的两只压辊之间有间距。这相当于降低了压辊与环模之间的工作面,进而降低了摩擦,避免了电能过多的消耗在摩擦上。
由于每个压辊都通过压辊轴承与压辊轴连接,压辊数量的增加就相当于增加了压辊轴承的数量,分散了每个压辊轴承的受压强度,提高了压辊轴承的使用寿命。
图1为压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如图1所示,压制装置包括主轴122、环模121、主轴压板123、两根压辊轴124和偶数个压辊125。主轴压板123与主轴122的一端连接,两根压辊轴124并向设置在主轴压板123的两侧。两根压辊轴124的轴心线与主轴122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上。
如图2所示,压辊结构包括主轴压板123、两根压辊轴124和偶数个压辊125。压辊125设置在两根压辊轴124上,每根压辊轴124上相邻的两个压辊125之间有间距,两根压辊轴124上的压辊125以主轴121的轴心线轴对称。
每个压辊轴124上相邻的两个压辊125之间的间距相等或者不相等,优选的是相等,每根压辊轴124上压辊125的数量为2~4个,本实施例中,每根压辊轴124上压辊125的数量为2个。环模121上共设置有六排模孔126,每相邻的3排模孔126分为一组,两组模孔126之间有间距。两组模孔126之间的间距,与每根压辊轴124上的两个压辊125之间的间距相同。并且,分别在两根压辊轴124上、且以主轴122的轴心线轴对称的两个压辊125,同时与一组模孔126对应贴合,因此,也可以说,每根压辊轴124上压辊125的数量与环模121上模孔126的组数相同。
继续参照图3所示,压辊125的外侧设置有压盖128,压辊125与压辊轴124之间通过压辊轴承127连接,本实施例中,压辊轴承127和压盖128都有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金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金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螺线盘管和圆锥形罩组成的麦汁煮沸锅自动循环装置
- 下一篇:喷浆机上的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