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片式溶气释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684.9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祥;李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绿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片式溶气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片式溶气释放器。
技术背景
压力溶气气浮净水法,是一种新的水处理技术,它已经在我国和许多先进工业国中广泛应用。这种新净水法是将压力溶气水中释放出的大量微细气泡引入待处理水中,利用粘附在固体杂质上的气泡的浮托力,达到固、液快速分离,并提高浮渣浓缩程度的目的。溶气释放器是压力溶气气浮净水系统中的关键装置。压力溶气水只有通过该装置降压消能后,才能释放出大量的微细气泡,释放器性能的好坏,涉及到气泡释放量的多寡,气泡的微细度及其尺寸分布等,它直接影响气浮法净水的效果及能量的消耗。
现有的溶气释放器结构简单的,使用中容易堵塞,长期使用会导致气泡释放质量下降,气泡释放量减少,且不便于清洁维修;可自动清洁的溶气释放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维修也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溶气释放器结构简单的,使用中容易堵塞,长期使用会导致气泡释放质量下降,气泡释放量减少,且不便于清洁维修;可自动清洁的溶气释放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维修也较为困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片式溶气释放器,包括孔口接头、孔室盖板,以及夹在两者之间的至少一片孔室叠片;所述孔口接头为上端开口的空心圆柱,其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水孔,进水孔沿底部圆周均匀环状排布;所述孔室叠片为环状,其上设有透水孔,透水孔与进水孔连通,且其内壁到孔室叠片中心处的距离等于进水孔内壁到孔口接头中心轴的距离,透水孔孔径大于进水孔孔径;定位螺栓依次穿过孔室盖板、孔室叠片与孔口接头,将三者固定;相邻的孔室叠片之间、孔室叠片与孔室盖板之间还设有缝隙垫片,缝隙垫片外缘不超过透水孔的内壁。
使用时,压力溶气水经孔口引入,使其通过进水孔喷流、透水孔通道反射,再压入孔室叠片之间、孔室叠片与孔室盖板之间的微小缝隙中,快速消能后,产生的微小气泡逸出到液体中。该种设计,不仅可以产生大量的、细小的气泡,保证浮法净水的效果,且由于结构简单,仅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拆卸方便,也便于拆装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定位螺栓与孔室盖板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弹簧垫圈套接在定位螺栓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产生的微气泡群尺寸均匀、浮升稳定,不会聚并生成任何的大气泡,且便于清洁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孔口接头1、孔室盖板3,以及夹在两者之间的三片孔室叠片2;所述孔口接头1为上端开口的空心圆柱,其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水孔,进水孔沿底部圆周均匀环状排布;所述孔室叠片2为环状,其上设有透水孔,透水孔与进水孔连通,且其内壁到孔室叠片2中心处的距离等于进水孔内壁到孔口接头1中心轴的距离,透水孔孔径大于进水孔孔径;定位螺栓5依次穿过孔室盖板3、孔室叠片2与孔口接头1,将三者固定;相邻的孔室叠片2之间、孔室叠片2与孔室盖板1之间还设有缝隙垫片4,缝隙垫片4外缘不超过透水孔内壁,所述定位螺栓5与孔室盖板3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6,弹簧垫圈6套接在定位螺栓5上。
使用时,压力溶气水经孔口引入,使其通过进水孔喷流、透水孔通道反射,再压入孔室叠片2之间、孔室叠片2与孔室盖板3之间的微小缝隙中,快速消能后,产生的微小气泡逸出到液体中。该种设计,不仅可以产生大量的、细小的气泡,保证浮法净水的效果,且由于结构简单,仅通过定位螺栓5固定连接,拆卸方便,也便于拆装清洗。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不同的孔室叠片2的数目和缝隙垫片4的厚度来调整平面缝隙的截面面积,以适应不同的流量和其它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流量Q(m3/s)-压力H(m)关系由下式确定:
其中,系数μ≈0.78,A1和A2分别是进水孔和叠片间隙的截面积,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绿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绿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客车用集中控制电缆
- 下一篇:透明导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