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厌氧反应器水力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606.9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祥;李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绿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水力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水力搅拌装置。
技术背景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以下简称UASB)是荷兰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新型厌氧反应器,USAB上部设一个气、固、液三相分离器,下部设有进水水力搅拌装置,其核心技术是反应器能形成有良好沉降性能的厌氧颗粒污泥,而且颗粒污泥有很高的比产甲烷活性,反应器内能维持很高的污泥量,平均浓度能达到60~80gTSS/l,这使得反应器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处理效率以及运行稳定性。在发现和掌握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技术基础上,工程研究人员相继开发出EGSB及IC容积负荷率更高、水力停留时间更短的新型高效反应器。
厌氧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如何均匀分配进水,防止污泥层内形成沟流、短流,同时防止过大的水力剪力对颗粒污泥的破坏,而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增长,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现有的方法是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来改善在厌氧传质方面存在的以下问题:(1)装置结构复杂,维护工作量大;(2)过大的机械剪切力使颗粒污泥受到不可恢复的破碎,并造成污泥流失,最终导致厌氧反应器运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处理装置结构复杂,维护工作量大、过大的机械剪切力会使颗粒污泥受到不可恢复的破碎,并造成污泥流失,最终导致厌氧反应器运行失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厌氧反应器水力搅拌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进水管、回流管、整流罩和导流槽;导流槽位于厌氧反应器底部,喇叭形的整流罩开口向下的扣在导流槽上部,整流罩和导流槽共同组成进水涡旋发生区;回流管穿过整流罩上端中心并延伸到导流槽底部,出口作水平切向安装;进水管也在导流槽底部四周均布2~6个,出口作水平同向和切向安装。
由于废水被湍流带到反应器水体的宏观部位完成宏观扩散非常迅速,因此,厌氧反应器水力搅拌装置通过设置旋流槽和整流罩,使通过进水管的切向水流在导流槽和整流罩内形成大尺度涡旋,通过大尺度涡旋在扩散过程中引发小尺度的微涡旋扰动,增大了微涡旋离心惯性效应和在传质中起重要作用的亚微观传质速率。因此,提高亚微观传质速率是提高厌氧反应器反应效率的关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整流罩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30度~60度,整流罩距厌氧反应器内壁的距离L为5H<L<10H,H为导流槽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无运转部件,运行稳定,无需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厌氧反应器7、进水管2、回流管1、整流罩3和导流槽4;导流槽4位于厌氧反应器7底部,喇叭形的整流罩3开口向下的扣在导流槽4上部,整流罩3和导流槽4共同组成进水涡旋发生区;回流管1穿过整流罩3上端中心并延伸到导流槽4底部作水平切向安装,进水管2在导流槽4底部四周均布2~6个,出口水平同向和切向安装。整流罩3的斜边与底边的夹角θ角度为30度~60度,整流罩距厌氧反应器内壁5的距离L为5H<L<10H,H是导流槽4的高度。
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对进水流速通过导流槽4和整流罩3形成涡旋,同时使进水和反应器内回流水充分混合,使得进入反应器底部污泥层的水流流速得到有效控制,在满足布水均匀的前提下有效减小水流流速和对颗粒污泥剪切力,同时形成的大尺度涡旋强化反应器底部的横向传质作用,通过大尺度涡旋在扩散过程中引发小尺度的微涡旋扰动,增大了微涡旋离心惯性效应和在传质中起重要作用的亚微观传质速率。
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结构简单,无运转部件,运行稳定,无需维修;
通过特殊的结构产生的涡旋有利于均匀布水,同时增强了反应介质的混合 传质作用,保证了厌氧反应器稳定高效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绿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绿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发动机用集成双腔电控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