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浇注罐罐门开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549.4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6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常艳刚;张贵德;王洪峰;孙金昌;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拓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0 | 分类号: | B29C33/20;B29C39/2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地址: | 11032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罐罐 开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真空浇注领域中浇注罐的罐门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树脂应用行业领域,浇注是一个必经的程序,而如何使浇注罐罐门的开启方式易于控制,便于操作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浇注罐罐门的开启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仅依靠浇注罐罐体上的转架和吊轴实现,转架固定在罐体前端,吊轴可以围绕转架旋转,吊轴的一端与罐门相连,这种开启方式能令罐门围绕转架实现任意角度的旋转,其缺点是罐门的运动轨迹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容易造成对罐体铠装和罐口密封装置的损坏,从而影响浇注罐的美观和密封性能。另一种是除在罐体上安装转架和吊轴外,在地面上铺设轨道,并在罐门上安装滚轮,开启罐门时滚轮会沿着轨道运动,这种开启方式的特点是在利用吊轴实现罐门开启的同时利用地面上的轨道控制罐门运动的轨迹,其缺点是虽然弥补了第一种方式的不足,但是占用地面空间较大,在安装和实际操作中都不够便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便利、占用空间小,能够很好的控制浇注罐罐门运动轨迹的新型浇注罐罐门开启机构,从而解决以往浇注罐罐门开启方式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浇注罐罐门开启机构,包括罐体、罐门、转架、转臂、吊轴,转架位于罐体前端,转架与转臂焊接,在转臂的端部设有吊轴,吊轴的端部与罐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道组件,所述的滑道组件由导轨、滑杆、转轴构成,导轨固定在罐体上,滑杆前端与吊轴连接,末端与导轨内的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浇注罐罐体上安置滑道组件的方法实现罐门的开启,完全的限制住了罐门的运动轨迹,不需要额外的占用地面空间,更加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并且为实现罐门的电动开启提供了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小,便于操作;经过反复实验和现场工作证实效果显著,解决了以往无法很好的控制罐门开闭时的运动轨迹或即使能控制其运动轨迹但占用空间却较大的难题,极大限度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极限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罐门完全开启状态下的M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零件:1、罐体,2、罐门,3、滑杆,4、导轨,5、转臂,6、吊轴,7、转架轴,8、转轴、9、转架。
具体实施方式
浇注罐罐门开启机构,如图1、2所示,它包括罐体1、罐门2、转架9、转臂 5、吊轴 6和滑道组件,转架9位于罐体1前端,转架9与转臂5焊接,在转臂5的端部设有吊轴6,吊轴6的端部与罐门1相连,吊轴6可随着转臂围绕转架9内的转架轴7旋转,滑道组件由导轨4、滑杆3、转轴8构成,导轨4固定在罐体1上,滑杆3前端与吊轴6连接,通过吊轴6的运动带动滑杆3运动,滑杆3末端与导轨4内的转轴8连接,滑杆3受导轨限制,沿导轨的轨迹运动。
当罐门2位于极限位置A时,罐门2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罐门2,位于转臂5中的吊轴6围绕转架轴7开始转动,同时与吊轴6相连的滑杆3在吊轴6和转轴8的共同作用下沿着导轨4的轨迹运动,当滑杆3运动到极限位置B时,罐门2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拓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拓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