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用模具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244.3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2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洪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峰智能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6 | 分类号: | B28B7/2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模具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生产设置,具体是涉及到加气混凝土用模具。
现有的加气混凝土用模具,其模腔由一块底板、三块固定侧板和一块供脱模用的活板侧板围构而成,三块固定侧板之间密封焊接在一起并分别与底板的相应侧边密封焊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上开口和一侧开口的容腔,活动侧板活动盖设于此侧开口处并通过锁紧机构进行锁固。此锁紧机构包括摆杆、连杆、压块和用于驱动摆杆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垂直于活动侧板的方向为横向,连杆横向贯穿于底板内,连杆的第一端穿出活动侧板,第二端穿出与活动侧板相对的一固定侧板,摆杆连接于连杆的第二端,压块连接于连杆的第一端,且压块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活动侧板的压轮。
往模具中注入物料前,需先将活动侧板闭合、锁紧,从而构成一容纳物料的容腔,要脱模前需将活动侧板打开,再将模具翻转90°,将加气混凝土从活动侧板打开形成的开口处倒至活动侧板上,由活动侧板承载浇注好的坯体送往下一工序。
具体地,往模具中注入物料前,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活动侧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闭合到位,再由驱动机构驱动摆杆转动,摆杆通过连杆带动压块转动,即,压轮向上(锁紧运动方向)转动,转至压块呈竖立位置(此位置即为压轮的锁紧位置),通过压轮紧压在活动侧板的外侧面来实现活动侧板的锁紧。
为了防止料浆在模具中由液态到固态形成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一般在底板与活动侧板的交接处设置有密封条,具体的,如图1所示,是在活动侧板3的底部与底板1的相应侧边的交接处夹设耐油橡胶密封条4,耐油橡胶密封条4具有安装部41和密封部42,底板1的相应侧边与密封部42的内侧相齐平。
现有的这种模具,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活动侧板呈平板状,锁紧机构的压轮在一个平面上转动、压紧,压紧的程度始终保持不变,设计误差或长时间使用磨损,都可能导致活动侧板与压轮之间压得不够紧,从而导致模具变形漏浆。
2、底板1的相应侧边与密封结构4的密封部42的内侧相齐平,这样,整个密封部42都处于活动侧板3的底部与底板1的相应侧边之间的间隙内,使用过程中密封部42易因压缩过度而缩短使用寿命,从而导致模具漏浆。
2、底板1的相应侧边与密封结构4的密封部42的内侧相齐平,这样,整个密封部42都处于活动侧板3的底部与底板1的相应侧边之间的间隙内,使用过程中密封部42易因压缩过度而缩短使用寿命,从而导致模具漏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用模具的改进结构,其锁紧机构具有很好的压紧效果,且密封条的使用寿命较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加气混凝土用模具的改进结构,其模腔由一块底板、三块固定侧板和一块活板侧板围构而成,三块固定侧板之间密封焊接在一起并分别与底板的相应侧边密封焊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上开口和一侧开口的容腔,活动侧板活动盖设于此侧开口处并通过锁紧机构进行锁固,且底板与活动侧板的交接处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摆杆、连杆和压块,以垂直于活动侧板的方向为横向,连杆横向贯穿于底板内,连杆的第一端穿出活动侧板,第二端穿出与活动侧板相对的一固定侧板,摆杆连接于连杆的第二端,压块连接于连杆的第一端,且压块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活动侧板的压轮;上述活动侧板上对应于上述压轮的锁紧位置处设置有锲块,此锲块的厚度随上述压轮的锁紧运动方向由薄至厚。
上述锲块在其厚度最厚处设置有定位平面,此定位平面与上述压轮的锁紧位置相对应设置。
上述密封条夹设于上述活动侧板的底部与上述底板的相应侧边的交接处,上述密封条具有安装部和密封部,上述底板的相应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限制上述密封部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用模具的改进结构,在活动侧板上对应于锁紧机构的压轮的锁紧位置处设置有锲块,此锲块的厚度随压轮的锁紧运动方向由薄至厚,工作时,压轮沿锁紧运动方向转动,压轮由锲块的薄处转向厚处,对活动侧板施加越来越强的锁紧力,对活动侧板具有很好的压紧效果,可有效防止模具变形漏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相应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限制密封部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部,可对密封部的弹性形变量进行限制,防止密封部压缩过度,提高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密封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密封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A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峰智能机械股份公司,未经群峰智能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离心机组辅助启动装置
- 下一篇:便于调节的公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