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承装置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928.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蔡聪伟;蔡江龙;陈仁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市利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4 | 分类号: | B60K17/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装置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汽车传动轴总成,以及其它具有三个以上安装点用的支承装置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支承装置的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动轴总成的中间支承结构普遍存在吸振减震效果差的缺陷,同时由于装配误差和车架的制造误差,中间支承无法作轴向、径向调整,造成在使用过程中,中间支承的橡胶垫圈容易撕裂,大大降低了中间支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支承装置的支架,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传动轴总成三点的位置和角度误差,有效提高了中间支承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支承装置的支架,包括一平面构件、与该平面构件一体连结的一弧形构件、一支承板和一底座;所述平面构件上设有一中心孔和复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螺丝孔;所述弧形构件采用下方开口设置;所述支承板位于弧形构件的开口处,并分别与所述弧形构件、平面构件焊接;所述底座包括彼此一体连结的平台和方形装配导向板,该平台上设有两第二螺丝孔,且两第二螺丝孔分别位于所述方形装配导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方形装配导向板焊接于支承板的底面。
较佳地,所述平台的外边沿向上翻折,形成一保护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安装时,支架分两步安装,可以先调整好底座的位置,再将底座与支架的其余部分焊接,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传动轴总成三点的位置和角度误差,降低了中间支承所承受的轴向、径向压迫应力,有效提高了中间支承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承装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支承装置的支架,包括一平面构件1、与该平面构件1一体连结的一弧形构件2、一支承板3和一底座4;所述平面构件1上设有一中心孔11和复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螺丝孔12,所述中心孔11用于让中间支承的轴承(未图示)套穿过,所述第一螺丝孔12用于固定中间支承的橡胶垫圈(未图示)等部件。所述弧形构件2采用下方开口设置;所述支承板3位于弧形构件2的开口处,并分别与所述弧形构件2、平面构件1焊接;所述底座4包括彼此一体连结的平台41和方形装配导向板42,所述平台41的外边沿向上翻折,形成一保护沿411。该平台41上设有两第二螺丝孔,且两第二螺丝孔分别位于所述方形装配导向板42的左、右两侧,所述方形装配导向板42焊接于支承板3的底面;中间支承的橡胶垫圈等部件均容纳于所述平面构件1、弧形构件2与支承板3所形成的空间内。
当应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传动轴总成的首、尾两端的法兰盘(未图示)锁紧,再将所述底座4的平台41锁付于车架(未图示)上,最后将所述底座4的方形装配导向板42与支承板3焊接;在装配过程中,若传动轴总成出现因三点不同轴造成的径向、轴向和角度误差,则可以移动、转换所述底座4的锁付位置,使传动轴总成达到三点同轴,然后再将所述底座4与支承板3焊接,最大限度地消除传动轴总成三点的位置和角度误差,降低了中间支承所承受的轴向、径向压迫应力,有效提高了中间支承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利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市利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