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搬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816.6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玲 |
主分类号: | B25J19/04 | 分类号: | B25J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搬运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搬运机器人。用于机器人与工件的加工系统,包括固定联接的基座组件,具有一个端部执行器的光输入的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处理腔室内产生光感,移动的端部执行器执行光输入,记录得到达光传感器的光量变化,在记录的信号中获得所期望的端部位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工件处理系统通常采用真空传送机器人,在大气压存储贮器中转移工件(例如,半导体晶片),真空输送机器人包括一个具有端部执行器的伸缩臂,通过晶片操控端部执行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件搬运机器人,运用主要以固定联接的基座组件,具有一个端部执行器的光输入的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处理腔室内产生光感,移动的端部执行器执行光输入,记录得到达光传感器的光量变化,在记录的信号中获得所期望的端部位置,这点创新设计在商业运营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工件搬运结构在运作构筑上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搬运机器人,运用以固定联接的基座组件,具有一个端部执行器的光输入的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处理腔室内产生光感,移动的端部执行器执行光输入,记录得到达光传感器的光量变化,在记录的信号中获得所期望的端部位置,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工程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机器人与工件的加工系统,包括固定联接的基座组件,具有一个端部执行器的光输入的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在处理腔室内产生光感,移动的端部执行器执行光输入,记录得到达光传感器的光量变化,在记录的信号中获得所期望的端部位置,光传感器包括一个光学发射器,激活的等离子体源,确定中心位置,在该位置的开口驻留端光沿路径输入端部执行器到达与第二路径相交的中心位置,达成旋转和扩展路径,结构系统中还包括一个光束传感器,确定越区切换的通过光束,实现了这种工件搬运机器人的实际效用。也借由端部执行器和光传感器具有光学输入耦合到控制器,同时耦合到处理腔室的基座组件的光传感器,记录传感器信号增益对端部执行器的位置效应起到控制。这种工件搬运机器人的设计更加适用于工程技术上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搬运机器人,通过以固定联接的基座组件,具有一个端部执行器的光输入的光传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处理腔室内产生光感,移动的端部执行器执行光输入,记录得到达光传感器的光量变化,在记录的信号中获得所期望的端部位置,提升了这种工件搬运机器人的实际职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图。
图中 1. 工件搬运机器人,2.基座组件,3.端部执行器,4.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工件搬运机器人,以基座组件2具有端部执行器3的光传感器4,实现工件搬运机器人1的有效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玲,未经刘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棕育苗杯盘
- 下一篇:瓦斯含量与通风风速匹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