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减速机壳体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458.9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2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林;孙尚贞;刘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行星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1 | 分类号: | F16H57/031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减速 机壳 体端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具体地说是一种行星减速机壳体端盖。
背景技术
行星减速器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各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它长时间工作后会有铁屑产生,铁屑在工作过程中会分散到减速器的各个角落并随着润滑油在减速器内部游走,而且这些铁屑在长时间堆积后,容易对减速器的工作造成影响,影响减速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对铁屑只能采用拆开壳体进行清理,清理起来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减速机壳体端盖,该端盖可收集减速机工作中产生的铁屑,避免铁屑在减速机内游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行星减速机壳体端盖,它具有一盖体,在盖体的内壁上开有环形集屑槽,集屑槽的底部嵌装有一组磁铁。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端盖内侧设有磁铁,行星减速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铁屑会被磁铁吸附并积聚在集屑槽中,进而避免铁屑分布在润滑油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它可有效地将减速机工作中产生的铁屑收集,确保减速机的正常工作、并提高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星减速机壳体端盖具有一盖体1,在盖体1的内壁上开有环形集屑槽1a,集屑槽1a的底部嵌装有一组磁铁2。
本实施例中,集屑槽1的横截面呈近似“V”形,通过集屑槽1的导向作用,铁屑能顺利的进入到集屑槽1内、并在磁铁2周围沉积。另外,各磁铁2沿集屑槽1a的周向均布。
对于不同结构的盖体,可在盖体内侧表面不重要的部位设置集屑槽及磁铁。另外,在行星减速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定期的打开盖体,对集屑槽内的铁屑进行清理,清理起来较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行星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行星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立体工艺灯
- 下一篇:汽车仪表板照明灯亮度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