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净化雨水的透水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9570.0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肖晶晶;沙爱民;蒋玮;王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7/34;C02F1/00;C02F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史玫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雨水 透水 路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具体涉及一种可净化雨水的透水路面。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中,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公园、庭院及公共广场为不透水的密级配混凝土和石板路面。虽然这种铺装简单,成本低廉,但不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城市地下水,从而造成城市出现地下水漏斗现象,加剧地表下沉,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之外在城市道路路表中包含有各类污染物质,包括固体颗粒、有机污染物、氮磷营养物等,这些污染物在降雨时会随雨水一起流动,当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基中时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城市路表存在多种污染物,雨水通过路面渗入土基容易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净化雨水的透水路面。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净化雨水的透水路面包括土工织物层、铺设在土工织物层上的砂垫层、铺设在砂垫层上的级配碎石层和铺设在级配碎石层上的多孔面层。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为:
所述级配碎石层包括铺设在砂垫层上的级配碎石下基层和铺设在级配碎石下基层上的级配碎石上基层。
所述多孔面层包括铺设在级配碎石层上的多孔下面层和铺设在多孔下面层上的多孔上面层。
所述砂垫层的厚度为5~10cm。
所述级配碎石下基层的厚度为15~50cm、空隙率为12%~16%。
所述级配碎石上基层的厚度为8~12cm,空隙率为8%~15%。
所述多孔下面层的空隙率为18%~25%。
所述多孔上面层的空隙率为18%~25%。
通过合理的设置路面材料与结构层,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可改善渗入土基的雨水质量,从而减少对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实现对雨水的净化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净化雨水的透水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透水路面各结构层具有渗透雨水的功能,能够使降落到路表的雨水渗入土基,因此,从改善城市的水循环角度,提高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透水路面具有显著地社会与环保效益。
由于轮胎磨损、筑路材料磨损、运输物品的泄露、刹车连接装置产生的颗粒及其他与车辆运行有关的颗粒物、大气降尘及除冰剂等因素,在城市道路路表中包含有各类污染物质,包括固体颗粒、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氮磷营养物、氯化物、油脂、农药等,这些污染物在降雨时会随雨水一起流动,当采用透水路面时,应当避免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基中,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可以对透水路面材料与结构组合进行优化,通过合理的设置路面材料与结构层实现路面对入渗雨水的过滤净化,保证地下水不受污染。通过铺筑透水路面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地下水开采后得不到补充的现状,由于路表存在多种污染物,为了确保渗入土基的雨水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需要合理设置透水路面结构层材料,同时设置相应有效的过滤层,从而使渗入土基的雨水相对洁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净化雨水的透水路面包括铺设于路基上的土工织物层6和铺设于土工织物层6上的砂垫层5,在砂垫层5上设置级配碎石层,该级配碎石层可为两层公称最大粒径不同的级配碎石基层,分别为铺设在砂垫层5上的级配碎石下基层4和铺设在级配碎石下基层4上的级配碎石上基层3,在级配碎石基层上铺设多孔面层,该多孔面层可为两层公称最大粒径不同的多孔沥青混合料或多孔水泥混凝土面层,其分别为铺设在级配碎石层上的多孔下面层2和铺设在多孔下面层2上的多孔上面层1。
其中铺设于土基上的土工织物层6,其渗透能力较高,一般在0.00l~0.lcm/s范围内,且能够阻止土基中的颗粒进入路面结构;
铺设于土工织物层6上的砂垫层5,厚度一般为5~10cm,采用中砂或粗砂铺筑并压实;
铺设于砂垫层5上的级配碎石基层分为级配碎石上基层3和级配碎石下基层4,级配碎石下基层4采用公称最大粒径为26.5~37.5mm的级配碎石,厚度一般为15~50cm,空隙率为12%~16%左右;级配碎石上基层3采用公称最大粒径为16~20mm的级配碎石,厚度一般为8~12cm,空隙率为8%~15%;
铺设于级配碎石基层上的多孔沥青混合料或多孔水泥混凝土面层分为多孔上面层1和多孔下面层2,多孔下面层2为公称最大粒径在16~25mm的多孔沥青混合料或多孔水泥混凝土,多孔上面层1为公称最大粒径在5~13mm的多孔沥青混合料或多孔水泥混凝土,多孔上面层1和多孔下面层2材料空隙率均为18%~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计算机并口控制的开关电源
- 下一篇:抗气蚀单座角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