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或液压缸驱动机械对位装卸车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9423.3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磊 |
主分类号: | B67D7/42 | 分类号: | B67D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液压缸 驱动 机械 对位 装卸 车鹤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装卸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国内外广泛利用密闭鹤管向火车、汽车槽车装卸有毒、易挥发液态物质。在装卸车时,需操作人员将鹤管垂管拉到槽车罐口,将垂管插入槽车罐口,进行人工对位。对位过程中,操作人员直接呼吸有毒有害气体,这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是在鹤管的内、外臂旋转部位加装蜗轮、蜗杆,再配以气动马达提供动力,实现鹤管机械对位装卸槽车。由于有毒、易挥发品的火车、汽车槽车装卸场所都处于防爆区域,按照防爆要求,蜗轮、蜗杆的材质必须一个是软金属,另一个是硬金属,防止转动过程中产生火花,发生安全事故。现实使用中,软金属材质的蜗轮或蜗杆使用寿命很短,使用三至六个月,软金属材质就会被大量磨损、磨偏,蜗轮与蜗杆间隙越来越大,超出正常使用范围,致使鹤管无法正常对位装卸槽车,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长期使用的由气缸或液压缸驱动机械对位装卸车鹤管,用以替代使用寿命短的由蜗轮、蜗杆和气动马达组成的机械对位装卸车鹤管。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或液压缸驱动机械对位装卸车鹤管包括装卸车鹤管本体、第一气缸或液压缸、第一多连杆、第二气缸或液压缸、第二多连杆、第三气缸或液压缸。实施方式是:在鹤管本体立柱上固定第一气缸或液压缸,第一气缸或液压缸的缸杆前端铰接第一多连杆,第一多连杆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立柱上,另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内臂近端支架上;在鹤管本体内臂远端固定第二 气缸或液压缸,第二气缸或液压缸的缸杆前端铰接第二多连杆,第二多连杆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内臂远端固定支架上,另一端连接在鹤管本体内、外臂连接弯头靠近外臂端支架上;将第三气缸或液压缸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外臂上,另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内、外臂连接弯头靠近外臂端支架上。上述所有铰接部位的铰接轴上均套有耐磨非金属套管,防止转动中产生火花。驱动鹤管本体立柱上的第一气缸或液压缸,使其缸杆伸、缩,经其缸杆前端多连杆改变力的方向,可使鹤管本体内臂水平左右转动。驱动固定在鹤管本体内臂远端的第二气缸或液压缸,使其缸杆伸、缩,经其缸杆前端多连杆改变力的方向,可使鹤管本体外臂水平左右转动。驱动固定在鹤管本体外臂上的第三气缸或液压缸,使其缸杆伸、缩,可使鹤管本体外臂上下摆动。这样,通过操纵鹤管本体上的气缸或液压缸,使鹤管本体内、外臂水平运动及外臂上下摆动,将鹤管本体垂管插入槽车罐口,完成对位作业。这样,就实现了气缸或液压缸驱动机械对位装卸车鹤管,替代了使用寿命短的由蜗轮、蜗杆和气动马达组成的机械对位装卸车鹤管。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鹤管本体立柱,2——第一气缸或液压缸,3——第一固定支架,4——第一多连杆,5——鹤管本体内臂近端支架,6——鹤管本体内臂,7——第二气缸或液压缸,8——第二固定支架,9——第三固定支架,10——第二多连杆,11——第三气缸或液压缸,12——鹤管本体密封帽,13——鹤管本体垂管,14——第四固定支架,15——第五固定支架,16——第六固定支架,17——鹤管本体外臂,18——鹤管本体旋转接头,19——鹤管本体旋转接头,20——鹤管本体旋转接头,21——鹤管本体旋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将第一气缸或液压缸(2)的缸体固定在鹤管本体立柱(1)上的第一固定支架(3)上,其缸杆前端与第一多连杆(4)铰接,第一多连杆(4)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立柱(1)上,另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内臂近端支架(5)上;将第二气缸或液压缸(7)的缸体固定在鹤管本体内臂(6)上的第二固定支架(8)上,其缸杆前端与第二多连杆(10)铰接,第二多连杆(10)的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内臂(6)上的第三固定支架(9)上,另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内、外臂连接弯头靠近外臂端的第五固定支架(15)上;将第三气缸或液压缸(11)的缸体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外臂(17)上的第四固定支架(14)上,其缸杆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内、外臂连接弯头靠近外臂端的第六固定支架(16)上,也可以是第三气缸或液压缸(11)的缸体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内、外臂连接弯头靠近外臂端的第六固定支架(16)上,其缸杆一端铰接在鹤管本体外臂(17)上的第四固定支架(14)上。上述所有铰接部位的铰接轴上均套有耐磨非金属套管,防止转动中产生火花。驱动第一气缸或液压缸(2),使其缸杆推、拉第一多连杆(4),通过第一多连杆(4)改变力的方向,使鹤管本体内臂(6)受水平方向力的作用,鹤管本体内臂(6)围绕同轴的鹤管本体旋转接头(20)和(18),水平左右转动。驱动第二气缸或液压缸(7),使其缸杆推、拉第二多连杆(10),通过第二多连杆(10)改变力的方向,使鹤管本体内、外臂连接弯头受水平方向力的作用,鹤管本体内、外臂连接弯头围绕鹤管本体旋转接头(19)水平左右转动,并带动鹤管本体外臂(17)随之水平左右转动。驱动第三气缸或液压缸(11),使其缸杆伸、缩,可推拉鹤管本体外臂(17)以鹤管本体旋转接头(21)为轴,沿垂直方向上下摆动。在鹤管装卸作业中,可以通过驱动第一气缸或液压缸(2)、第二气缸或液压缸(7)、第三气缸或液压缸(11),使鹤管本体内臂(6)、外臂(17)分别水平左右转动和鹤管本体外 臂(17)上下摆动,引领鹤管本体垂管(13)插入槽车罐口,并使鹤管本体密封帽(12)封住车罐口,这样就实现了由气缸或液压缸驱动机械对位装卸车鹤管,替代了使用寿命短的由蜗轮、蜗杆和气动马达组成的机械对位装卸车鹤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磊,未经李小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绒房
- 下一篇:一种铝电解多功能机组桥架装配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