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9352.7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蔡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洪光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308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器具,具体是指一种开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穴器功能比较单一,并且只能以与皮肤相滑动的方式,对穴位进行按压,故使用时的效果不太理想,不具备对手指进行滚压的功能,故现有的穴位按摩器具,不能满足健身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且使用方便的开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穴器,它主要由U形手柄、滚球座、滚球和两个滚压轮构成,所述滚球座设在U形手柄的底部外表面上,所述滚球设在滚球座中,并可相对滚球座滚动,两个滚压轮设在U形手柄两侧壁的顶部且相互平行。
所述U形手柄的两侧壁为向外凸的弧形结构。
所述两个滚压轮中,其中一个滚压轮的表面间隔分布与其轴线平行的条状凸起。
所述另一个滚压轮的表面设有环形凹槽。
所述另一个滚压轮的表面还间隔分布有柱状凸起。
所述两个滚压轮是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滚球座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中空的圆柱形结构。
所述U形手柄是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U形手柄的两侧壁的外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不仅使滚球在身体的穴位处转动并按压,具有开穴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手指和手掌起到保健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右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左视图。
图中:1、U形手柄; 2、滚球座; 3、滚球; 4、滚压轮;5、滚压轮;6、凸起;7、条状凸起;8、环形凹槽;9、柱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开穴器,它主要由U形手柄1、滚球座2、滚球3和两个滚压轮4、5构成,所述U形手柄1的两侧壁为向外凸的弧形结构,并且U形手柄1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在U形手柄1的两侧壁的外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凸起6;所述滚球座2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滚球座2设在U形手柄1的底部外表面上,所述滚球3设在滚球座2中,并可相对滚球座2滚动,两个滚压轮4、5是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分别设在U形手柄1的两侧壁的顶部且相互平行,所述两个滚压轮中,滚压轮4的表面间隔分布与其轴线平行的条状凸起7,另一个滚压轮5的表面设有环形凹槽8,在该滚压轮5的表面还间隔分布有柱状凸起9。
工作原理:本开穴器,主要用于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按压,有助于打通人体的经络,使用时,手握住U形手柄,使滚球在身体的穴位处转动并按压;另外,在手握U形手柄时,U形手柄的两侧壁的外表面间隔分布的多个凸起对手掌也能起到保健作用;也可以用开穴器的两个滚压轮在穴处滚压,当然其主要作用是打通手指的经络,使用时,将手指放在两个滚压轮之间,来回移动,由于在其中一个滚压轮上设有环形凹槽,在相对手指移动的过程中,对手指起到定位的作用,手指不会脱离两个滚压轮。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列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洪光,未经蔡洪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通径裸眼封隔器
- 下一篇:连续油管钻屑捕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