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电脑控制高效无卡轴旋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9105.7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2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明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5/02 | 分类号: | B27L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电脑 控制 高效 无卡轴旋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木材旋切的一种改进型电脑控制高效无卡轴旋切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木材旋切机在旋切过程中旋刀与压尺辊的相对位置一般是相对静止的,在旋切直径较大时压尺辊对木料的压力较大,旋切的木皮不均匀甚至不能正常旋切,在旋切直径较小时压尺辊对木料的压力较小,出现跳刀现象,严重时木料打滑无法进行旋切加工。旋切单板出现毛刺增大、板面粗糙、板质松散等现象,影响单板质量。
发明内容
本改进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木材利用率高,损耗低,耗电小且可以不受木材芯径大小影响而旋切出毛刺少、板面精细、板厚均匀等高质量单板的无卡轴木材旋切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
一种改进型电脑控制高效无卡轴旋切机,包括有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滚动木材且上下排列的驱动双辊,压尺辊装置,驱动装置,所述的压尺辊装置设置带有活动支座,且压尺辊装置在驱动双辊的二辊中心垂直平分线上方并与驱动双辊共同落在被旋切木材的外切圆轨迹位置上,机架上还设置有水平导轨和推力装置。压尺辊通过所设有的压尺辊活动支座连接在压尺辊座架的转轴上,转轴被固定在刀架上,压尺辊活动支座与机架之间设有曲线导轨,刀架上装有刀尖最高点落在驱动双辊的二辊中心水平线上的旋切刀。所述的推力装置由伺服电机、减速机、转角箱、丝杆及丝杆螺母组成,连接电控系统中的微电脑,所述的驱动双辊及压尺辊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机,驱动电机连接着变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推力装置推动刀架向驱动双辊方向水平移动时压尺辊活动支座以转轴为支点向上摆动,同时,压尺辊在活动支座向上摆动的同时亦向旋切刀方向移动,保持压尺辊与旋切刀距离(即刀门宽度)不变的同时还保持压尺辊与旋切圆木相切,保证了旋切刀吃木深度不变、保证压尺辊的压力均匀地压在木芯外圆周,使旋切刀切出的单板质量高而状态稳定,避免了单板出现毛刺增大、厚度不均、板面粗糙、板质松散等现象。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改进型电脑控制高效无卡轴旋切机,包括有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滚动木材且上下排列的驱动双辊2,压尺辊3装置,驱动装置4,所述的压尺辊3装置设置带有活动支座5,且压尺辊4装置在驱动双辊2的二辊中心垂直平分线上方并与驱动双辊2共同落在被旋切木材的外切圆轨迹位置上,机架1上还设置有水平导轨6和推力装置7。压尺辊3通过所设有的压尺辊3活动支座5连接在压尺辊座架8的转轴9上,转轴9被固定在刀架10上,压尺辊3活动支座5与机架1之间设有曲线导轨11,刀架10上装有刀尖最高点落在驱动双辊的二辊中心水平线上的旋切刀12。所述的推力装置7由伺服电机、减速机、转角箱、丝杆及丝杆螺母组成,连接电控系统中的微电脑(图中没标),所述的驱动双辊2及压尺辊3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及减速机(图中没标),驱动电机连接着变频控制器(图中没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木材13放置于双辊2,压尺辊3之间,启动电机4,旋转的双辊2和压尺辊3带动木材13旋转,推力装置7推动刀架10及压尺辊3装置向双辊2方向移动,开始旋切木材。通过检测系统实时检测压尺辊3的实时速度,由电控系统中的微电脑(图中没标)实时控制伺服电机,从而实现精确控制刀架10及压尺辊3向驱动双辊2方向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随着木芯13直径不断变化,刀门宽度也在不断变化,压尺辊3活动支座5以转轴9为支点摆动,设置适当的转轴9位置,使压尺辊3在活动支座5摆动的同时亦向旋切刀12方向移动,这样就能保持压尺辊3与旋切刀12距离(即刀门宽度)不变的同时还保持压尺辊3与旋切圆木13相切,从而保证旋切的木皮厚度的均匀一致。
直至木材旋切到木芯不能旋切的时候,反向推动推力装置7,退回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明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漳州明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CD、CMOS摄像机后调焦结构
- 下一篇:液晶模组背光源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