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7298.2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陈喜;吴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42 | 分类号: | C21D1/42;C21D1/62;C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2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刃口 中频 淬火 感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频淬火感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
目前,由于各冲压厂对模具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修边模的淬火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国内各大汽车模具厂家淬火主要依靠人工火焰淬火,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成本低,但是这种方式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和凭肉眼观察来掌握温度,表面容易烧化、过热与淬裂,很难达到均匀的淬火层与均匀的表面硬度,质量较难控制。淬火感应器是利用感应加热原理对淬火工件进行加热的终端设备。根据加热频率的不同,分为中频淬火感应器,和高频淬火感应器。
中国专利ZL201120309892公开了一种淬火设备配套装置,属一种淬火设备配套装置,中频加热淬火整体感应器,包括感应器本体,感应器本体的上部与下部都设置有条形凹槽,且上下条形凹槽的方向相互垂直,感应器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水流通道,且感应器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水孔,所述的感应器本体为整体加工,其一端向下有两个延伸段。
在对修边摸淬火时,其上设有很多圆角,而普通的淬火感应器的淬火端为方形的,因此,在使用时,不能很好的与圆角轮廓贴合,这样增加了淬火的难度,使淬火处理不合格,增加了修边摸的后续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圆角处淬火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包括固定相连的两个接触板、与两个接触板相连的有效圈,所述两个接触板之间设有绝缘板,所述有效圈包括U形圆管以及包覆在U形圆管外部的导磁体,所述U形圆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接触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U形圆管为纯铜管。
优选的,所述接触板上设有中空的方形管,所述U形圆管的端部伸入所述方形管内固定。
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两侧设有带螺栓孔的侧翼,两个接触板通过螺栓穿设在所述螺栓孔内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可以很好地与修边摸的圆角轮廓贴合,提供硬度均匀、热影响区域小、变形小且稳定的淬火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模具手工淬火出现过烧,硬度不均匀的现象。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使用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使用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导磁体
2 U形圆管
3 绝缘板
4 接触板
5 修边模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刃口中频淬火感应器,包括固定相连的两个接触板4、与两个接触板4相连的有效圈,两个接触板4之间设有绝缘板3,有效圈包括U形圆管2以及包覆在U形圆管外部的导磁体1,U形圆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接触板4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圆管弯折形成有效圈,使有效圈底端为圆弧状,这样在对修边模的圆角处进行淬火时,能更好的与圆角轮廓相贴合,达到较高的淬火处理,其不仅提高模具的淬火质量,减少变形,而且可以减少火后加工带来的加工成本。
上述U形圆管一般为纯铜管,其可以增强其导电性。为便于连接,上述接触板4上设有中空的方形管41,U形圆管2的端部伸入方形管41内固定,增强导电传递,以及便于安装固定。接触板4的两侧设有带螺栓孔的侧翼,两个接触板4通过螺栓穿设在螺栓孔内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7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淬火液风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态炉渣粒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