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活性炭连续投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718.5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友;牛纪超;赵玉斌;李法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D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7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活性炭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活性炭连续投加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脱色工序是淀粉糖生产中主要工序之一,目的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去除糖液中的色素、蛋白等杂质,减轻离子交换工序的负担。目前最常用的活性炭有干炭和湿炭,干炭的脱色效果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投加容易漂浮,不仅影响到车间的环境卫生,还会对操作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湿炭虽然添加时没有炭粉漂浮的现象,但是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用的水质较差,会引进其他杂质并增大料液的电导率,有时还会影响到脱色产品的质量,脱色效果较差,尽管在投加干炭时存在容易漂浮的弊端,但是综合衡量,大多数厂家还是会选择使用干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末活性炭连续投加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能显著改善车间环境并避免了对操作工人健康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末活性炭连续投加装置,包括进料管和脱色罐,其特征在于,进料管与脱色罐之间连接有缓冲罐,所述的进料管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储罐,活性炭储罐的底部通过出炭管道与进料管连通,所述的活性炭储罐顶部设置有加炭口和进气阀。
出炭管道上设置有出炭阀门。通过加炭口将粉末活性炭加入到活性炭储罐,打开进气阀和出炭阀门,活性炭可以顺利地流入进料管与料液混合。
出炭管道与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设置可以使活性炭朝缓冲罐单向流去,避免活性炭逆方向流出进料管造成浪费和漂浮现象。
进炭口上连接有进炭口盖。
料液和活性炭可以在缓冲罐内再次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活性炭储罐安装在进料管的上方,将计量好的活性炭放入活性炭储罐并密封加炭口,待料液流经活性炭储罐的下方的进料管时,由于料液的快速流动,使活性炭储罐产生负压,打开活性炭储罐的进气阀和出炭阀门,粉末活性炭就会连续进入进料管中,然后随料液进入缓冲罐,活性炭与料液彻底混匀,最后进入脱色罐进行脱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粉末活性炭连续投加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解决了直接添加粉末活性炭时炭末漂浮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活性炭对操作工人的健康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粉末活性炭连续投加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管;2、活性炭储罐;3、加炭口;4、进气阀;5、出炭阀门;6、导流板;7、缓冲罐;8、脱色罐;9、出炭管道。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一种粉末活性炭连续投加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管1和脱色罐8,进料管1与脱色罐8之间连接有缓冲罐7,进料管1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储罐2,活性炭储罐2顶部设置有加炭口3和进气阀4。加炭口3上连接有加炭口盖。活性炭储罐2的底部通过出炭管道9与进料管1连通,出炭管道9上设置有出炭阀门5。通过加炭口3将粉末活性炭加入到活性炭储罐2中,打开进气阀4和出炭阀门5,活性炭可以顺利地流入进料管1与料液混合。
出炭管道9与进料管1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流板6。导流板6的设置可以使活性炭朝缓冲罐7单向流去,避免活性炭逆方向流出进料管1造成浪费和漂浮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以料液流量每小时10m3的中和脱色工序为例,进料管1的直径为76mm,活性炭储罐2的体积为1m3,加炭口3直径为40mm,进气阀4管径为15mm,出炭阀门5为DN50mm,导流板6的规格为25mm×60mm,缓冲罐7的体积为20L,脱色罐8的体积为10m3。根据产量情况确定活性炭量,经加炭口3加入到活性炭储罐2中,并密封加炭口3,待脱色料液在进料管1前进过程中,在导流板6处形成负压,在进气阀4和出炭阀门5开启状态下,活性炭连续进入进料管1,然后进入缓冲罐7进行活性炭与料液充分混匀,最后进入脱色罐8进行脱色。实验证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后,车间的生产环境大大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和不锈钢连接的自动钎焊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用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