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电源蓄电池组并联用二极管模块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294.2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4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李广志;景有泉;赵波;朱鹏涛;张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源 蓄电池 联用 二极管 模块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通信设备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源蓄电池组并联用二极管模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指控系统通信车内安装的电子设备较多,对电源设备的供电稳定性、可靠性、操作便利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保证外供电异常时对各种设备的供电不中断,本车载电源机柜配备两组大容量蓄电池,平时分别为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供电,当某组蓄电池放电量较大而另一组蓄电池放电量较小时,需要两组蓄电池并联供电。为保证两组蓄电池安全并联,每组蓄电池都接有大功率二极管模块。逆变器满载输出时,蓄电池供电电流高达500安,因此二极管模块产生的功耗是相当大的。为保证二极管模块的安全工作,既要充分考虑到二极管模块的散热问题,又要考虑到二极管模块安装时的绝缘问题,还要考虑到要便于安装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工作稳定可靠、安装维护方便的车载电源蓄电池组并联用二极管模块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载电源蓄电池组并联用二极管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两蓄电池组、两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各蓄电池组分别连接两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一个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的共阴极连接直供电路,另一个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的共阴极连接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充电器散热器,所述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至充电器散热器之间依次设有铜板和绝缘垫,所述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与充电器散热器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钉上配有绝缘套。
进一步,铜板与二极管模块阴极直接接触,作为二极管模块的阴极引线。
进一步,所述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包括六个共阴极的二极管,其中三个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同一蓄电池组,其余三个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另一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二极管均为大功率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结构设计,充电器散热器、铜板、绝缘套的利用,达到了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绝缘效果也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模块安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所示,一种车载电源蓄电池组并联用二极管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有两组蓄电池组、两组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1,每组二极管模块由三个二极管模块并联组成。所述蓄电池组并联连接,各蓄电池组分别接有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各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分别连接有到直供电路和逆变电路,还包括有充电器散热器2,所述共阴极二极管模块组1与充电器散热器2通过螺钉连接,其中间还依次设有铜板3和绝缘垫4。
在蓄电池组并联使用时,铜板和充电器散热器的设置是为了二极管模块产生功耗时,能够更好的散热,绝缘垫和固定大功率二极管的螺钉所配绝缘套的使用是更好的保证二极管模块与散热器和其他组件之间的绝缘性。同时,铜板既作为二极管模块的固定支架,也与二极管模块阴极直接接触,作为二极管模块的阴极引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应用到冷却设备的闭合组件
- 下一篇:导阀控制的正和负减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