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范无线报警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45992.0 | 申请日: | 2013-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祯 |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2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防范 无线 报警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安全防范无线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防系统中,一般采用有线报警模式,不能广泛应用于开阔性领域,例如建筑工地、围墙、栏杆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防范无线报警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防范无线报警电路,包括红外对射收发模块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无线发射模块电路,所述红外对射收发模块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无线发射模块电路连接到无线接收解调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入输出端与看门狗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对射收发模块电路由监视区域内正对面安装的TX05-T红外发射模块IC1和TX05C-H红外接收模块IC2构成。
优选的,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电路采用FDD400发射模块IC8。
优选的,所述无线接收解调电路由JDD400无线接收解调电路IC7的输出端依次连接LJK00语音芯片IC6、LM386功率放大电路IC5构成,所述LM386功率放大电路IC5的输出端连接到扬声器YD。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红外对射收发模块电路监测一定区域的红外信号,当有人体或障碍物阻碍红束光线时,经单片机控制电路判断后,通过无线发射模块电路向无线接收解调电路发出报警信号,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线接收解调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防范无线报警电路,包括红外对射收发模块电路1、单片机控制电路2和无线发射模块电路3,所述红外对射收发模块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经无线发射模块电路3连接到无线接收解调电路4,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输入输出端与看门狗电路5连接。
该装置的原理是采用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束,组成无线监视区域可设定距离,所以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和可靠性,当有人体或人的肢体进人监视区域,人体势必会遮挡红外线光束,发出报警声响,并迅速关断电磁阀,保证人身安全,以引起值班人员的注意。
所述红外对射收发模块电路1由监视区域内正对面安装的TX05-T红外发射模块IC1和TX05C-H红外接收模块IC2构成,TX05-T红外发射模块IC1内部由电源管理器件、密码IC、红外调制电路和中功率红外发射管等组成,通电后模块正前方透镜小孔即向外发射经密码调制的红外光线。当无人进人监视区域时,TX05C-H红外接收模块IC2接收到TX05-T红外发射模块IC1发射的红外光线,其输出端OUT模块内部的三极管截止,为高电平信号,发送到单片机IC3的第32脚。如有人进人监视区域,就会阻挡TX05-T红外发射模块IC1发出的红外光线,只要TX05C-H红外接收模块IC2一旦没有收到红外指令,其OUT端内部的三极管导通,低电平输出,再输入到单片机IC3第32脚I/O端口,经单片机IC3内部程序控制输出信号,经电容2C1输入到FDD400发射模块IC8的第2脚,通过对载频进行调制后向外发射。
所述无线接收解调电路4由JDD400无线接收解调电路IC7的输出端依次连接LJK00语音芯片IC6、LM386功率放大电路IC5构成,当JDD400无线接收解调电路IC7接收到FDD400发射模块IC8发射来的报警信号后,通过JDD400无线接收解调电路IC7内部放大、解调、除去载频后,将报警信号经三极管Q2作前置放大后,经LJK00语音芯片IC6输出音频信号再输入到LM386功率放大电路IC5音频功率放大,最后通过LM386功率放大电路IC5输出端连接的扬声器YD发出语音报警,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祯,未经林国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