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断路器DCB型高压组合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861.2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包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新源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35 | 分类号: | H02B13/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dcb 高压 组合 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器技术领域,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双断路器型(DCB)型户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
背景技术
当前,高压组合开关电器乃至特高压组合开关电器的运行与制造存在的三个难题。
首先,是关于间隔线路侧隔离开关开合小电流能力(电容电流、电感电流),如何才能满足实际要求。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同杆并架的线路越来越多,电网运行操作对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切合感应电流的要求越来越高,IEC、国家、行业对此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现在的问题是,按照已有标准进行的相关试验,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要么感应电压低于实际需求,要么感应电流小于实际需求。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标准制定只考虑了同杆并架同电压的线路,而实际上更多的是同杆并架不同电压的线路。这种同杆并架的线路,低电压等级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需要切合的感应电压、电流,都比高电压的高,与现行标准恰恰不同。
其次,是关于隔离开关母线转换电流能力的提高。在我国,252kV GIS隔离开关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能力的型式试验中,一般转换电压按IEC标准进行型式试验,而IEC标准中规定的:252kV组合电器母线转换电压为20V,远远低于上述电网工程的100V要求;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母联开关有可能由于故障而非全项运行,因此对母线转换电压的计算与设想,不能预防母线转换操作发生的事故。
最后一个问题是快速接地开关HSGS(High Speed Grounding Switches)的制造与使用。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90%以上是单相接地故障,而单相接地故障中约有80%为“瞬时性”故障。在我国,330kV、500kV线路大多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消除单相接地故障,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单相重合闸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故障点的潜供电弧能否自熄。现场运行与试验表明,稳态下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幅值是潜供电弧自灭的两个决定因素;熄灭潜供电弧的方法主要有高压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和使用HSGS (High Speed Grounding Switches)两种。前者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后者在日本已建成的UHV系统中已得到使用。对于那些线路较短,无须接电抗器限制工频过电压,或虽有电抗器接在母线上,但不是针对某条线路而设的情况,无法使用前者的方法而只能采用后者。HSGS实际就是一个由继电保护启动的快速开关,但是,现有的接地隔离开关均不能满足上述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断路器型(DCB)型户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高压组合电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断路器DCB型高压组合电器,它包括支架、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套管或电缆舱、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断路器机构、罐体和汇控箱,其中,
所述断路器结构包括对称安装在罐体内的两台断路器,且两台断路器的两个灭弧室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件,所述两个灭弧室为中间带抽头式的双断口式灭弧室,在抽头上下两侧和对称安装的两台断路器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连接装设电流互感器的套管或电缆舱,第四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连接电压互感器;
所述罐体和汇控箱固装在支架上,所述汇控箱分别连接控制两台断路器、四套三工位隔离开关;
所述套管或电缆及罐体内充有绝缘气体做内绝缘,所述灭弧室内采用绝缘气体做内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气体为SF6。
进一步地,所述两台断路器具有各自的弹簧操动机构。
进一步地,两个灭弧室共用一个罐体。
进一步地,两台断路器在静触头的绝缘支撑件处相连接。
进一步地,四组三工位隔离开关同在一个罐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复合绝缘套管或瓷质绝缘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新源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新源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