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小型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758.8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7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鸿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小型 风光 互补 充电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控制器,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小型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能源危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困扰着我们,所以开发无污染的资源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太阳能和风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但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单独供电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譬如说,太阳能在晚上或者阴雨天根本无法满足基本的要求。所以,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小巧、储电能力强的充电控制器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小型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该充电器节能环保、充电和储能能力强,且结构小巧简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小型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它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DC-DC电路和与DC-DC电路相连的蓄电池,所述的DC-DC电路上还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所述的风力发电机上连接有卸荷器,所述的DC-DC电路还通过旁路电路与逆变器相连,所述的蓄电池还连接在逆变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量过大时,将多余的电量提供给逆变器,如图2,旁路功能原理为:PWM_1控制使风力发电机整流后输入给逆变器的电压始终维持在某一电压值,如逆变器关闭,则正常充电。如逆变器开启但消耗能量小,则可通过旁路,功能直接供电。如逆变器开启但消耗能量大,则可通过蓄电池,旁路同时给逆变器供电。卸荷器的作用是当风力过大时,但还没有超过风力发电机保护限定值时,风力发电机仍需要对蓄电池充电。由于这时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比较大,会对控制器造成很大的冲击,泄荷电路将被信号控制能进行无级泄荷,以保护风力发电机。卸荷器内的电子刹车开启时,将风力发电机输出的三相电直接短接到地。这样风力发电机就不会随风转动,方便人员对风力发电机进行检测,维护。DC_DC电路被控制器控制,将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给蓄电池充电。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与DC-DC电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防雷电路。
所述的风力发电机与DC-DC电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防雷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雷电路和第二防雷电路中,均采用压敏电阻,即在太阳能电池板与DC-DC电路之间和风力发电机与DC-DC电路之间将压敏电阻接地。其具有输入防雷保护功能,当瞬间电压过高时,压敏电阻导通,将能量引到地,保护整个电路。
所述的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显示器。
所述的控制器为PIC16F1937。
PIC16F1937控制器作为系统主控。芯片自带的14路10位 A/D通道,可方便地完成V、I、T、的采样,并以PWM方式直接控制开关功率管的通断获得所需的充电电流。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调整风机与光伏电池所输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电源,抵消由于风能与太阳能不稳定导致的系统本身不稳定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中连接有第一防雷电路和第二防雷电路,使其具有输入防雷保护。
2、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的电能也转换成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直流电能,两者同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智能化控制进行分段式充电,确保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DC-DC电路连接有旁路电路,当风机、太阳能板发出的多余能量可直接输送给逆变器,增强其的蓄电能力。
4、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卸荷器、蓄电池等集成在一个外壳内,实现了小型化和一体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DC-DC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旁路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鸿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鸿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测点的建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