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笛及其所应用的机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664.0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电力机车厂长河机电产品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12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应用 机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的鸣叫示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笛。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电笛的机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车成为人们运输物料和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由于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需要鸣笛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于是人们在机车上安装电笛来鸣叫示警。
电笛通过将电能转化成声能传播出去,传统的电笛主要包括锥形的号筒、高音头和安装座,其中高音头安装在安装座内,号筒与高音头相对固定。在使用电笛时,高音头将声音传至号筒,再通过号筒将声音传播出去,声音在通过号筒的过程中得以放大。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机车型号的不同,鸣笛的声音强度要求也不相同,尤其是在需要加大声音强度的机车上,传统的加大声音强度的方法是通过延长号筒沿其中心线方向上的长度来增加声音反射的路径来扩大声音强度。然而,由于车体内放置电笛的预设空间有限,难以在有限的空间内随意延伸号筒的长度而达到扩大声音强度的要求。
因此,如何使电笛有效地在预设的空间内将声音再次放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笛,该电笛能够有效地在预设的空间内将声音再次放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笛的机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笛,包括号筒、高音头,还包括内腔与所述高音头的发声孔相通的反射筒内芯及罩设在所述反射筒内芯外侧的反射筒外罩,所述反射筒外罩安装在所述号筒内,所述反射筒内芯的内腔通过所述反射筒外罩的内腔与所述号筒的内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反射筒内芯沿其中心线方向延伸至所述反射筒外罩的出声端。
优选地,所述反射筒外罩沿其中心线方向延伸至所述号筒的出声端。
优选地,所述号筒的轮廓沿其中心线方向呈幂函数曲线分布。
优选地,所述号筒上与其中心线垂直的截面的轮廓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沿竖直方向延伸。
一种机车,包括电源及与所述电源连接的电笛,所述电笛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笛,包括号筒、高音头、反射筒外罩和反射筒内芯,反射筒外罩罩设在反射筒内芯的外侧,反射筒外罩安装在号筒内,反射筒内芯的内腔与高音头的发声孔相通,反射筒内芯的内腔通过反射筒外罩的内腔与号筒的内腔相通。在使用电笛时,声音通过高音头的发声孔传送至反射筒内芯的内腔,反射筒内芯的内腔将声音传送至反射筒内芯的出声端,然后声音进入反射筒外罩的内腔,声音再通过反射筒外罩的内腔反射放大至号筒的进声端,最后通过号筒的内腔将声音再次进行反射放大之后发送出去。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笛中,在反射筒外罩和号筒内声音均有反射,声音的反射路径加长,放大效果较好,并且反射筒内芯和反射筒外罩均安装在号筒内部,在原有的电笛的预设空间的基础上便可实现声音的再次放大。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笛能够有效地在预设的空间内将声音再次放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笛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号筒与反射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声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笛中的走向图。
其中图1-4中:
1-号筒、2-反射筒外罩、3-反射筒内芯、4-锁紧螺母、5-高音头、6-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笛,该电笛能够有效地在预设的空间内将声音放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笛的机车。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电力机车厂长河机电产品开发公司,未经株洲电力机车厂长河机电产品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