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张拉千斤顶用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530.9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林;杨家玉;王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42 | 分类号: | B66F3/4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13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 顶用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拉千斤顶用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预应力张拉机械设备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操作多个高压组合阀的多个手柄,来完成不同梁型的预应力张拉、持荷时间控制以及补荷等操作。存在着操作工序繁杂,受人为因素影响预应力张拉值误差率高,出现误操作率高,且费时费力;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由于液压系统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而造成在回油时无杆腔压力瞬间从一个较高值下降为零,这样便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如钢绞线夹片错位、千斤顶快速脱离锚具下坠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电气控制的,能满足千斤顶回油时无杆腔压力缓慢下降要求的张拉千斤顶用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张拉千斤顶用液压系统,包括分别由液压泵至千斤顶活塞左腔的进程油路,由千斤顶活塞右腔至油箱的回程油路,所述进程油路和回程油路中并设串有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液压泵和三位四通换向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和千斤顶活塞左腔设置有单向节流阀,从三位四通换向阀至活塞左腔的进程油路和从三位四通换向阀至油箱的回程油路之间连接有第一换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阀均采用电磁阀,所述液压系统通过PLC电路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采用上述结构后,千斤顶在回油的时候通过PLC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切换使得无杆腔压力可以缓慢的的下降,当退回一定长度后,再通过PLC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切换实现活塞的快速退回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安装多个千斤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张拉千斤顶用液压系统,包括分别由液压泵1至千斤顶活塞左腔的进程油路,由千斤顶活塞右腔至油箱13的回程油路,所述进程油路和回程油路中并设串有三位四通换向阀6,所述液压泵1和三位四通换向阀6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9,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6和千斤顶活塞左腔设置有单向节流阀7,从三位四通换向阀6至活塞左腔的进程油路和从三位四通换向阀6至油箱13的回程油路之间连接有第一换向阀5,所述第一换向阀5为二位二通换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1的出口端和第一换向阀5至第二单向阀12的回程油路之间并联有第二换向阀3和溢流阀4,所述第二换向阀3为二位二通换向阀。第二换向阀3和溢流阀4在整个系统中起到卸荷的作用,防止油路长时间受压,减少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除第二单向阀12外的液压阀和液压油路设置在阀块11中。将管路集成到阀块11中,大大减少了整个系统占用的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阀均采用电磁阀,所述液压系统通过PLC电路控制。采用PLC电路控制的电磁阀自动化程度高,方便灵活,避免了人工调节的繁琐以及误操作。同时也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强了人员的安全性。
最好的是,所述液压系统设置有安装多个千斤顶10的扩展空间。设置多个扩展空间可以实现一个液压系统控制多个千斤顶10,大大节省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