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退扭恒力放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470.0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谭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恒力 放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力放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退扭恒力放线机。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正在跨入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正在一些工业化国家迅速发展,以期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实现这一划时代的宏伟规划。局域网是构成高速信息网的基本单位,所以局域网用数据电缆的需求也迅猛增长,同时对数据电缆的传输速度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数据电缆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从最早的三、四类、逐渐过渡到五类、超五类,到今天的六类、七类缆,与之配套的生产工艺也在改变。目前的数据缆生产工艺制程一般为:芯线绝缘挤出、芯线对绞、对绞线成缆、挤护套、成圈、包装,都存在对绞线在成缆生产工艺中的退扭供线方面的技术难题。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生产企业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对绞线成缆工艺。
一种是磁粉张力退扭放线机,配套设备包括磁粉张力退扭放线机、集合眼模座、单绞成缆机。其放线盘安放在一个立式旋转盘上,由变频电机带动,可与单绞成缆同方向转动,能实现100%退扭,放线张力由磁粉制动器控制,张力大小无级可调。此工艺设备缺点是由于它采用被动放线,满盘时线盘较重,容易将线拉细拉断。同时旋转体为立式安装,底部轴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在高速旋转状态下长时间工作,轴承磨损较大,大大降低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
另一种是主动退扭放线机,配套设备包括主动退扭放线机、摆臂张力架、集合眼模座、单绞成缆机。其放线盘安放在水平旋转盘中,当外部旋转盘在转动的同时,内部放线盘由电机驱动,也与之同方向旋转,可实现退扭过程的主动供线。不用担芯线被拉细拉断的弊端,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张力架的导轮不能与单绞成缆机同时旋转,因此从放线主机退扭过的对绞线不能及时释放,对绞线在经过张力架导轮后就被扭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能以预定大小的恒张力快速、平衡将线芯输送到绞线机,并且避免扭伤线芯的主动退扭恒力放线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退扭恒力放线机,其包括机架及设置在该机架上的退扭放线装置和旋转张力装置,所述退扭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机构及与该放线机构同轴心设置的退扭机构,该退扭机构通过退扭从动轴与所述旋转张力装置相连接,并驱动该旋转张力装置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退扭机构包括退扭电机、退扭主动轴组、导线滚筒、联接杆、第一过线导轮、第二过线导轮、第三过线导轮、第一大圆盘、第二大圆盘和第三大圆盘,所述退扭主动轴组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退扭电机对应所述退扭主动轴组的一端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通过皮带轮组件与退扭主动轴组相连接,所述第一大圆盘设置在所述退扭主动轴组的另一端,第二大圆盘和第三大圆盘通过联接杆依次间隔同圆心设置,第三大圆盘的圆心位置与所述退扭从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大圆盘、第二大圆盘和第三大圆盘上对称设有多个孔位,所述导线滚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大圆盘的周缘位置,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大圆盘的周缘位置,所述第一过线导轮对应所述导线滚筒的位置设置在所述联接杆上,第二过线导轮对应所述第一过线导轮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大圆盘朝向第三大圆盘的侧面上,第三过线导轮对应所述退扭从动轴的出线孔位置设置在第三大圆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放线电机、放线主动轴组、放线从动轴组和放线盘,所述放线主动轴组活动设置在所述退扭主动轴组上,并从所述第一大圆盘中伸出,所述放线电机对应所述放线主动轴组的一端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放线主动轴组相连接,所述放线从动轴组对应所述放线主动轴组的另一端位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大圆盘上,该放线从动轴组与所述放线主动轴组同轴心设置,并能相对该放线主动轴组作靠拢或分开动作,以形成一用来放置所述放线盘的装配位,所述放线盘设置在该装配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带凸台不带面板截面为矩形的非晶合金线圈
- 下一篇:信号传输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