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蓄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220.7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汇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8 | 分类号: | F15B1/0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蓄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能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空气蓄能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注汽锅炉大都使用高温柱塞泵,锅炉大多使用污水和有较高的温度,柱塞泵的加压是通过柱塞的往复运动形成的,所以形成的水压不稳,容易产生振动,造成管道断裂,影响正常的生产,同时也增大了维修成本。目前储能器分重力加载式储能器、弹簧加载式储能器、气体加载式储能器3种类型,其中气体加载式储能器中的皮囊式储能器虽然惯性小、反应力敏、安装容易、维护简单,但是皮囊的使用寿命不长、容易腐蚀,不耐压、不耐温;活塞式储能器虽然使用寿命长、维修成本低、安装容易、操作简单、容积大、压力高、耐高温,但是反应不灵敏、对壳体及密封件要求较高;隔膜式储能器虽然重量小、反应灵敏,但是压力小、容积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蓄能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储能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压不稳易产生振动造成管道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空气蓄能器,包括筒体、换气管和液位计;筒体的上部内固定安装有能够将筒体内部分成上内腔和下内腔的封头隔板,在筒体的中部后侧右方沿切线方向固定安装有进水接管,在进水接管下方的筒体后侧左方沿切线方向固定安装有出水接管,在封头隔板上固定安装有内部与上内腔相通并且下端盲死的换气管,换气管的下端位于出水接管下方,封头隔板下方的换气管上端管壁上和换气管的下端管壁上分别有小孔,筒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排气接管,排气接管与封头隔板下方的筒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上内腔和下内腔相通的液位计,在排气接管与液位计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气装置,筒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水接管,排气接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全阀,排水接管上固定安装有排水控制阀。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进气装置可包括连接管、进气接管和进气控制阀,连接管的左端与排气接管固定安装在一起并相通,连接管的右端与液位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并相通,在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接管并相通,进气接管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控制阀。
上述连接管的右端与液位计的上端通过法兰可固定安装在一起,液位计的下端与筒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接管并相通,安装接管的左端与液位计的下端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进水接管与出水接管的内端可呈斜坡口状。
上述换气管的下端与筒体内壁之间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上述封头隔板下方的换气管上端管壁上可沿圆周均布有十个小孔,换气管的下端管壁均布有六排小孔。
上述筒体的上封头和下封头可分别为椭圆封头并分别与筒体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换气管独特的设计结构使减震压力范围更广泛,并且便于生产和安装使用;进水接管和出水接管在筒体内部开斜坡口,且在同侧进出,在筒体内部形成螺旋涡流,使减震效果更优秀;并且本实用新型工作压力范围高、工作介质温度适用范围广、安全性能更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筒体,2为封头隔板,3为进水接管,4为出水接管,5为换气管,6为小孔,7为支撑板,8为排气接管,9为液位计,10为排水接管,11为安全阀,12为排水控制阀,13为连接管,14为进气接管,15为进气控制阀,16为安装接管,17为上内腔,18为下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汇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汇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