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HART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074.8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曾静;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hart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仪表,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HART转换器。
背景技术
HART,即可寻址远程传感器高速通道的开放通信协议,是美国罗斯蒙特公司推出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HART通信采用的是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属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转变过程过渡性产品,其特点是在现有模拟信号传输线上实现数字信号通信,不影响传送给控制系统模拟信号的大小,保证了与现有模拟系统的兼容性。虽然HART协议只是一种由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协议,但是由于HART协议是唯一向后兼容的智能仪表解决方案,即它可以在提供现场总线的优越性的同时保留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并且与模拟仪表相比,HART智能仪表在成本不增加太大的前提下,具有易于调试和更高的精度的优点,因而在当前的过渡时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目前的智能仪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HART技术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它在提供现场总线优点的同时,保留对现有 4~20mA 系统的兼容性,已成为全球智能仪表的工业标准。而目前我国所使用的HART转换器大多从国外进口,采用符号型界面,全英文组态设置软件,对于不懂英文或英文较差的仪表工难以正常使用,而且大多采用LED显示器和特殊通信连接口,显示界面小且模糊不清,特殊的通信接口必须用专用线缆才能实现连接和通信,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HART转换器,采用通用的USB接口,使得通信连接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HART转换器,包括将HART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信号转换系统,所述的信号转换系统主要由依次相连的电源板、HART板和前面板组成,在所述的前面板上设有连接HART转换器与PC机的通信接口,所述的通信接口为USB接口。USB接口兼容性好,传输稳定,能耗低,制造方便。
在所述的HART板上设有核心控制的PIC单片机及由闪存FLASH和静态存储器SRAM组成的内置存储器,内置存储器与PIC单片机相连。闪存FLASH保存系统固定程序,静态存储器SRAM为系统运行的内存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在前面板上的LCD显示器。相较传统的LED显示器,LCD显示器显示界面更大,显示内容更多。
在所述的前面板上还设置有接线端子及电源插口。
所述的接线端子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用以接收和输出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套装于信号转换系统外部的防护外壳,在防护外壳上设有接线端子预留口、电源插口预留口、USB接口预留口及LCD显示器预留口,所述的防护外壳通过接线端子预留口、电源插口预留口、USB接口预留口及LCD显示器预留口,与设置在前面板上的接线端子、电源插口、USB接口及LCD显示器配合安装。所属防护外壳优选铝合金材质,质量轻,耐氧化,且强度合适,不易损坏。
在所述的防护外壳上还设有安装卡槽。安装开槽用以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
所述的安装卡槽位于防护外壳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USB接口作为通信接口,通用的通信模式使得通信方式更方便可靠,且造价低廉。
(2)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尺寸的LCD显示器,显示更为清晰和直观,显示内容更丰富,并且为中文显示,为不懂英文或英文不好的操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PIC单片机,简化了电路结构,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USB接口预留口,2—LCD显示器预留口,3—接线端子预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内部的信号转换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前面板、HART板和电源板组成。其中HART板上设有PIC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中枢,PIC单片机可以将计算部分、内存、输入和输出等都做在一个芯片内,简化了系统电路结构,而且能耗低。HART板在工作过程中利用HART协议对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过程起辅助和过渡的作用,可以在提供现场总线优越性的同时,保留对现有的4~20mA系统的兼容性,而且其精度更高,更易于调试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GA原型验证板堆叠的时钟同步装置
- 下一篇:电容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