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地板中央通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934.6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乐;全刚;齐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地板 中央 通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地板中央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身设计中,考虑到汽车发生激烈的正面碰撞时,汽车车身前部两侧的左、右前纵梁多会产生严重扭曲变形以至于乘员舱严重挤压,容易对乘员舱内的人员造成伤害,于是,通常会在前地板位置增加前地板纵梁,在发生事故时,汽车的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一起起到传力、减小乘员舱弯曲变形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舱内乘员的安全。
前地板纵梁通常左右均设置且配合中央通道的左右两侧并焊接在一起,能起到很好的传力及车身抗弯加强效果,但是设置前地板纵梁势必增加焊接零件数量,结构变得复杂,使前地板的焊接难度增加,另外还增加了车身重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地板中央通道结构,其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且能够满足传力及车身抗弯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地板中央通道结构,包括中央通道本体,该中央通道本体的断面呈“几”字形;在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左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前地板左纵梁,该前地板左纵梁的断面呈倒置的“几”字形;在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右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前地板右纵梁,该前地板右纵梁的断面呈倒置的“几”字形。
在所述前地板左纵梁的底部和所述前地板右纵梁的底部均设有加强筋;在所述前地板左纵梁的底部和所述前地板右纵梁的底部还设有多个漏液孔。
在所述前地板左纵梁的右内侧壁与翻边之间的弯折部位设有多个防回弹筋,在所述前地板右纵梁的左内侧壁与翻边之间的弯折部位设有多个防回弹筋。
在所述前地板左纵梁的左部翻边边缘设有多个工艺缺口;在所述前地板右纵梁的右部翻边边缘设有多个工艺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将原本分散独立的前地板中央通道与前地板纵梁设计为一个整体式结构件,使得焊接零件数量减少,结构得以简化,降低了焊接难度;由于在左、右前地板纵梁部分设有加强筋,增强了抗弯刚度;由于在前地板纵梁的内侧壁与翻边之间的弯折部位设有防回弹筋,能够防止经冲压弯折成型的结构回弹,增强了尺寸稳定性;另外,在前地板纵梁底部设有的漏液孔能够便于涂装溶液的流出,在前地板纵梁翻边边缘设有的工艺缺口保证了车身的轻量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汽车前地板中央通道结构,包括中央通道本体2,该中央通道本体的断面呈“几”字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通道本体2的左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前地板左纵梁1,该前地板左纵梁1的断面呈倒置的“几”字形;在所述中央通道本体2的右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前地板右纵梁3,该前地板右纵梁3的断面呈倒置的“几”字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原本分散独立的前地板中央通道与前地板纵梁设计为一个整体式结构件,这个一体结构件经冲压弯折而成型,使得焊接零件数量减少,结构得以简化,降低了焊接难度。
而为了增强了中央通道以及前地板纵梁的抗弯刚度,于是,在所述前地板左纵梁1的底部和所述前地板右纵梁3的底部均设有加强筋7。由于前地板左纵梁1和前地板右纵梁3的底部均为一个半封闭的腔体结构,在涂装时溶液不易流出,于是,在所述前地板左纵梁1的底部和所述前地板右纵梁3的底部还设有多个漏液孔6。
本实用新型为一体结构件,是经冲压弯折而成型,虽然结构得以简化,但导致其成形工艺性降低,特别是弯折部分容易回弹变形,使得尺寸稳定较差,为了弥补这个问题,于是,在所述前地板左纵梁1的右内侧壁与翻边之间的弯折部位设有多个防回弹筋4,在所述前地板右纵梁3的左内侧壁与翻边之间的弯折部位设有多个防回弹筋4。所述防回弹筋4增加了弯折部位的刚度,能够防止回弹变形。
另外,考虑到零件轻量化要求,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前地板左纵梁1的左部翻边边缘设有多个工艺缺口5;在所述前地板右纵梁3的右部翻边边缘设有多个工艺缺口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