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929.5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凌;凌海波;陈旭阳;吴玉珏;胡颖飞;文东方;蔡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L3/00;G01P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j 转矩 转速 传感器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测量仪。
背景技术
转矩和转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参数,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必须对转矩和转速进行检测和控制。转矩转速的测量是各种机械产品的开发研究、测试分析、质量检验、型式鉴定和节能、安全或优化控制等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转速转矩仪就是实现这个目的的设备。
传统的转矩和转速测量中通常将电机与传感器和负载直接连接起来,这种测量设备结构庞大、能耗大、价格昂贵且测量误差大,如果测量各种大转矩电机,需要加大负载,将导致测量仪体积和重量增加,且受旋转轴固有频率的影响,不适于测量高速电机,而且测量精度也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克服传统的转速转矩仪的缺点,设计一种以ZJ型传感器为基础,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款数字化高精度转矩转速测量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转速转矩信号并转换为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间有相位差;第一放大比较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放大;第二放大比较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放大;
鉴相器,用于接收放大后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测出所述相位差;LC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转矩转速信息;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鉴相器测出的相位差并计算得到转矩转速测量值,然后控制所述LCD显示模块显示所述转矩转速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案为,还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外部无线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放大比较电路或第二放大比较电路包含LM258和LM339。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方案为,所述LCD显示模块包括0CM12864-2型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1、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等特点。可以对各种电机进行测量,转矩的测量范围可达到0~500.0Nm,转速的测量范围可达到0~6000转/min;
2、读数直观,信号可以原传或遥传,不容易受到干扰;测量准确度高;测量结果便于自动纪录,或输入到电子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
3、控制电路体积小、价格低,功耗低,使用和维护方便。
4、能够实现数据的远程通讯,包括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快速稳定传输,且无需现场布线,实施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放大比较电路或第二放大比较电路电路图。
图3为本实施例LCD显示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施例无线通讯模块电气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测量仪,包括第一放大比较电路、第二放大比较电路。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鉴相器、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LCD显示模块。
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通过第一放大比较电路与第二放大比较电路与鉴相器连接,用于采集转速转矩信号并转换为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间有相位差;第一放大比较电路,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放大;第二放大比较电路,用于对第二信号进行放大;
鉴相器、LCD显示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放大后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测出相位差;LC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转矩转速信息;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鉴相器测出的相位差并计算得到转矩转速测量值,然后控制所述LCD显示模块显示所述转矩转速测量值。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外部无线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