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的船用雷达非相参脉冲积累实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575.4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葛俊祥;马志强;鲁建彬;潘安;李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非相参 脉冲 积累 实现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雷达信号处理和FPGA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的船用雷达非相参脉冲积累实现装置技术。
背景技术
雷达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民航管制、地形测量、气象、航海等众多领域。在航海方面,装于船舶上用于航行避让、船舶定位、狭水道引航的雷达,即船用雷达,又称航海雷达。当能见度低时,船用雷达能提供必需的观察手段。船用雷达一般工作于X波段(8~12GHz)或S波段(2~4GHz),少数工作于C波段(4~8GHz)或Ka波段(12~18GHz),脉冲发射功率一般在几千瓦至几十千瓦之间。
目前船用雷达在我国应用广泛,但出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国内普遍使用的船用导航雷达还是国外八九十年代的产品,整个市场与国际水平严重脱节。国内也有许多单位在从事船用导航雷达的研发工作,但由于系统设计、器件加工工艺以及算法实现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最终推出的产品都不能完全代替国外产品,导致市场占有率很低。
船用雷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诸多关键技术,其中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天馈系统、发射分系统、接收分系统、信号处理等方面。船用雷达回波信号一般是非常微弱的,甚至会完全淹没在噪声中。为了检测微弱的回波信号,可通过回波信号视频或中频非相参积累方法,提高回波信号信噪比,从而改善雷达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目前国内外船用雷达信号处理部分由诸多子电路构成,主要包括CPU控制部分、视频信号放大部分、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图形显示与控制部分。其信号处理电路设计比较复杂,主要由单片机和相关外围电路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信号处理模块的处理速度和控制精准度。在信号处理专用芯片、通用CPU和微处理器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雷达信号处理器件显然不是最佳选择,其处理速度和控制精准度都不能达到最优化,且完全硬件式的构成也导致电路的可移植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变差。基于上述不足,本专利采用基于FPGA,该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可移植性好、实时性和灵活性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了船用雷达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显得极具研究前景和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专利提供一中基于FPGA的船用雷达非相参脉冲积累实现装置。该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可移植性好、实时性和灵活性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了船用雷达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本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采用FPGA实现船用雷达非相参脉冲积累算法,大大简化了信号处理系统。回波信号经A/D中放板输出,经I/O口进入FPGA,存储到RAM缓存模块中;然后根据非相参脉冲积累算 法需要,通过FPGA控制模块对RAM进行读写操作控制,并将数据送入算法处理模块,完成非相参脉冲积累算法;最后再通过缓存RAM输出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一种新的船用雷达非相参脉冲积累实现装置主要由缓存模块(RAM)、控制模块、和脉冲积累算法实现模块构成。其中,RAM模块主要起到数据缓存作用,防止脉冲积累运算时间大于数据传输速率所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以及其他需要进行重复处理的数据的存储,具有读写速度快,控制简单等优点,这对雷达信号处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脉冲积累算法实现模块根据脉冲积累个数,实现对回波信号的非相参脉冲积累处理,并将结果输出到缓存RAM模块中;系统总体控制模块保证整个系统正常工作,一方面完成对系统中所有RAM模块的读写地址分配工作,另一方面实现对脉冲积累算法的运算控制及其他控制,是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种新的船用雷达非相参脉冲积累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先将第1个周期的采样点值存入m(m根据雷达探测范围和采样率确定)个存储单元中。
②从第2个周期开始,每采样1个新值,便从存储器中读出其在第1个周期对应时刻的值,二者相加,再把二者的和存回原来的地址单元;第2周期结束后,RAM中存储便为前2个周期的累加值。
③如此循环往复执行,14个周期以后,RAM中存储的值便为这14个周期的目标回波的积累值,采样结束,存储结束,累加亦完成。
④在第15周期,读出RAM中的数据,以一定的门限电平进行判决,再生脉冲,检测回波脉冲信号中的是否存在目标信号。从RAM中读出数据的同时,将RAM模块清零,为下次脉冲积累计算做准备。
⑤回步骤①,计算下一波束宽度内的脉冲积累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信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关联光学的单次成像及存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故障诊断仪的锂电池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