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手动减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44522.2 | 申请日: | 2013-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银宝 |
| 主分类号: | F16K31/53 | 分类号: | F16K31/53;F16K31/60;F16K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手动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开启用的开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阀门手动减速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都是用手轮或手柄直接转动阀门来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并通过转动角度的不同来控制阀门的开度大小,此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 现有技术中手动开启费力,开度大小难以控制。
2. 当阀门受到大流量冲击时,容易改变开启位置,从而造成流量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手动减速器,通过本技术方案,将搬动控制为转动控制阀门,大大降低了开启和关闭阀门的力度,并且可以较精确的控制阀门的开启大小,并且具有较好的自锁效果,外观小巧漂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阀门手动减速器,包括有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和壳盖由铝材压铸而成,还包括有扇形蜗轮、蜗杆和冲压手轮,所述壳体和壳盖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蜗轮座,所述扇形蜗轮设置在壳体内,在扇形蜗轮的摆动中心位置设置有工作孔,在工作孔两端的工作孔外侧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分别设置在所对应的蜗轮座中,在所述工作孔内壁上沿工作孔轴线方向设置有工作键槽,所述壳体的一侧边缘的切线方向上设置有蜗杆座,所述蜗杆设置在蜗杆座中,所述蜗杆上的啮合部位与扇形蜗轮相啮合,冲压手轮设置在蜗杆的伸出端上,所述壳盖扣装在壳体上。
所述壳体上位于蜗杆的对称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限位螺孔,在限位螺孔内旋装有限位螺杆,当扇形蜗轮摆动到极限位置时,两个限位螺杆的下端分别抵压在扇形蜗轮的两侧侧面上。
位于壳盖一侧的定位凸台上固定设置有转动封盖,在转动封盖上设置有指示箭头,在指示箭头所对应的壳盖上设置有阀门开启位置刻度线。
在蜗杆伸出端一侧的壳体上蜗杆座外侧设置有油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阀门手动减速器,通过本技术方案和技术参数的调整配置,将搬动控制为转动控制阀门,在同类型产品中输出扭矩大大增加,大大降低了开启和关闭阀门的力度,并且可以较精确的控制阀门的开启大小,指示出阀门开启位置,并且具有较好的自锁效果,重量轻盈、外观小巧漂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扇形蜗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中,1壳体、2壳盖、3扇形蜗轮、4蜗杆、5蜗轮座、6工作孔、7定位凸台、8工作键槽、9蜗杆座、10冲压手轮、11限位螺孔、12限位螺杆、13转动封盖、14指示箭头、15阀门开启位置刻度线、16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阀门手动减速器,包括有壳体1和壳盖2,所述壳体1和壳盖2由铝材压铸而成,还包括有扇形蜗轮3、蜗杆4和冲压手轮10,所述壳体1和壳盖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蜗轮座5,所述扇形蜗轮3设置在壳体1内,在扇形蜗轮3的摆动中心位置设置有工作孔6,在工作孔6两端的工作孔6外侧设置有定位凸台7,所述定位凸台7分别设置在所对应的蜗轮座5中,在所述工作孔6内壁上沿工作孔6轴线方向设置有工作键槽8,所述壳体1的一侧边缘的切线方向上设置有蜗杆座9,所述蜗杆4设置在蜗杆座9中,所述蜗杆4上的啮合部位与扇形蜗轮3相啮合,冲压手轮10设置在蜗杆4的伸出端上,所述壳盖2扣装在壳体1上。
所述壳体1上位于蜗杆4的对称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限位螺孔11,在限位螺孔11内旋装有限位螺杆12,当扇形蜗轮3摆动到极限位置时,两个限位螺杆12的下端分别抵压在扇形蜗轮3的两侧侧面上。
位于壳盖2一侧的定位凸台7上固定设置有转动封盖13,在转动封盖13上设置有指示箭头14,在指示箭头14所对应的壳盖2上设置有阀门开启位置刻度线15。
在蜗杆4伸出端一侧的壳体1上蜗杆座9外侧设置有油封16。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将工作孔6套装在阀门的转动轴上,通过蜗杆4与扇形蜗轮3的啮合减速,实现降低转动力度,提高开关控制精度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银宝,未经陈银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